为杰西卡和她的父母辩护 (一)
(2008-09-25 07:02: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西向东
1996年4月11日,是美国通用航空业公关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一个媒体跟踪好几天的“创记录”飞行活动,瞬间以机毁人亡告终。而本次飞行的主角,恰恰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7岁女童杰西卡。她的遇难,顿时在美国社会掀起悍然大波,公众矛头一齐指向媒体和女童的父母。
受牵连的还有美国通用航空以及70万专业和业余飞行员。他们平日里眉飞色舞传教士似的宣传鼓动学飞行,眼下却一副的“灰头土脸” 。对於杰西卡的亲友家人说来,4月11日的悲剧会永远地留在他们心里。对於美国通用航空业说来,这个灾难性日子更加深了公众对飞行的印象:开飞机危险,儿童就更危险!一次在机场休息室,大家在一起喝咖啡,一个飞行员开玩笑:我们现在都是哥白尼,放在柴火上被大家慢慢烘烤呢。
时过境迁,杰西卡的坠机事故可能已经被媒体及大众淡忘了。可是七八年后,我倒产生了为“哥白尼” 们翻案的念头。
故事很简单:一个叫杰西卡杜伯斯的7岁女孩,经过几个月飞行训练后,在教练的监护下操纵一架小型飞机,从北加州起飞,横跨美国到东海岸,然后南下至佛罗里达;再自东向西抵达南加州,最后北上返回出发地,成为“最年轻的操纵飞机横跨美国的人”。然而,飞行却难以致信地被机毁人亡的事故打断了,於是引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认为“难以置信” 的属於一种观点,他们大都是飞行员,对事故的第一反应是“教练在干什么”?而后马上会联想到教练各种可能的错误。与此相对照,美国(以及全球) 绝大多数公众持另外一种观点:毫无技术可言,毫无应急能力的7岁杰西卡在风暴中起飞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媒体的炒作欲,父母的虚荣心,是导致事故的间接但却是更深层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杰西卡的悲剧不是什么“难以置信” ,而是家长媒体错误导致的一种必然。在这种异常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下,有些公众人物,参议员,甚至个别飞行协会的负责人都慌忙表态,反对这种飞行活动,生怕自己的前途随着那架赛西纳从天上掉下来。
我无法认同这个主流共识。
争论的交点是:一,媒体是否应该报道或是渲染这次所谓的”创记录飞行“?父母是否应该鼓励怂恿孩子学开飞机?二,飞行事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到底是否是因为小杰西卡技术水平不够,心理素质不够造成的?前者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媒体责任父母责任的道德问题,后者是一个具体技术问题,一个客观事实。
在网上搜索一下,轻而易举地调出700多个当年的报道分析,在浏览的前100余篇文章里,全部是反对批评这次飞行的。只有一篇报道中的一段话,引用了美国飞行安全协会公关负责人罗杰支持儿童学飞行的观点。此时此刻,最难过的当属杰西卡的母亲:她要承担丧女的悲痛,同时还要承担媒体公众的道德批判。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次事故?是“小杰西卡为其父母的梦想付出代价” ?是“毫无意义的冒险” ?是“媒体不自律的必然结果” ?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主流媒体及一些名人是如何分析的吧。
12-15-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