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尽头:最少要多少人可以延续文明

(2007-09-23 23:52:11)
标签:

知识/探索

 
    我们来设想一个情景:世界毁于大灾难,只有少数人幸存。请问,必须要剩下多少人,才能够延续人类文明?

    纯生物学上答案是很明确的,这是个基因问题,大概需要至少几百人,就可以保证人类延续下去。

    但是延续人类文明呢?几百人自然远远不够。不要说这些人里边没有一个会造宇宙飞船,高水平的医生、律师、作家恐怕都未必有。那时候大家勉强糊口尚属不易,文明实属奢侈。设想几代几十代人下来,恐怕现代文明的百分之九十九都要忘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如果剩下一百万人,只要不都是丛林部落,应该问题不大,即便造不出宇宙飞船,但计算机知识不至于失传,高水平的医疗、教育体系也可以保障。那么如果剩下十万或者一万人呢――能够维持文明的人类数量的临界点在哪里?

    其实考察人类历史,我们已经可以得到部分答案。

    我们有必要知道,地球并不总是今天的样子,它会在冷暖周期里边循环。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那是一万多年前结束了最后一个冰期的结果。由于那次冰期的结束,两极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了几十米,很多过去连片的陆地被海洋隔断,比如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出现了白令海峡,印度尼西亚与东南亚大陆分开。有些史前人类,他们在冰期从陆上走到美洲、澳洲定居下来,这时候由于海水淹没陆地,从此与旧大陆失去联系,要到大航海时代才重新被西方人“发现”。很显然,由于无法交流,美洲、澳洲的土著比旧大陆文明发展得要慢。印第安人数量大,遭遇哥伦布之前已经达到几千万,因此虽然相对缓慢,依然发展起自己的文明,远远超过一万多年前他们与欧亚大陆邻居分手的时候。澳洲土著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欧洲人“发现”的时候才二三十万人,推想其祖先从亚洲大陆划着独木舟移民过来,直到被上涨的海水阻隔,那时候估计也就几万人的样子。几万人的规模能否延续人类文明?大致可以――他们遭遇西方人的时候几乎依然保持着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状态,也就是他们与亚洲邻居分手时双方普遍的技术水平。但是在有些关键领域他们严重退步了,例如他们放弃了弓箭,忘记了祖先赖以到达澳洲的航海技术。

    据此可以推断,如果我们今天只剩下几万人,学校、医院甚至国家等文明形态是可以传承下去的,但不要说宇宙飞船、原子弹,恐怕飞机甚至计算机技术都可能渐渐失传,只能留待后世子孙去重新发明。

    现在我们再细化些,如果人数继续减少呢?依然有考古证据支持结论。

    澳洲东南角有一个塔斯马尼亚岛,面积有两个台湾大,上一个冰期是跟澳洲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海水上涨才重新变成一个大岛。这个岛对后来移民过来的英国农民来说是个天堂,因为与母国相似的气候使它很容易被改造成英国田园乡居的风貌,聊解思乡之苦。但对于一万多年前眼睁睁看着海水淹没归路的塔斯马尼亚土著来说,却是发展道路上的最大灾难。他们当时有几千人,跟澳洲大陆的同胞一样,忘记了航海技术,因此再也回不去了,只能靠这几千人自力更生地走下去。没错,几千人构成的基因库足够丰富,因此他们可以一直繁衍到最后遭遇西方殖民者,但他们本身的数量也并没有显著增长。更重要的是,一个几千人的社会,一万年下来在技术文明上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塔斯马尼亚土著甚至失去了生火的习惯,他们丢弃了渔网和鱼钩,制造石器的水平也比原来倒退了。肯定地说,他们成为真正的“野蛮人”。当然,所谓野蛮人只是从技术水准而言,他们在心智上跟我们并没有多大差别,遭遇西方殖民者时,他们热切并且飞快地接受了后者许多先进的东西。遗憾的是,由于传染病、屠杀等原因,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土著人死于1876年。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剩下几千人,将面临文明的严重衰退。这几千人或许可以维持学校医院等基本文明形态,但是由于缺少药品、设备甚至师资,学校医院也将渐渐徒具其表,最后沦为可有可无。那时候,幸存者将终日奔波只为填饱肚皮,无暇也没有能力维持现代文明的基本水准。

    塔斯马尼亚周围还有几个小岛,在冰期结束海水上涨时候与主岛分开,当时这些岛上每个都有两三百人居住,后来他们统统灭绝了。两三百人,理论上或许可以延续人类基因,但不确定性太多了,经不起任何风险。现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濒危物种,比如还剩下几十上百的个体,但它们理论上已经灭绝,因为不论基因丰富度还是抗风险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作为一个物种的延续。大熊猫的情况比这个要好一些,野外可能还有几百上千只,但这个水平已经处在最危急的边缘。

    几年前有部《未来水世界》在描述这个问题上很经典。影片讲未来全球陆地绝大部分被海水淹没,幸存的少数人类在海上挣扎,经历了严重的技术衰退,几乎重回冷兵器时代,谁有几艘摩托艇就能够称王称霸,而且那些摩托艇在维护和能源上是缺乏可持续性的。海盗头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万吨巨轮宁可要水手们划桨推动,摩托艇不到必需也不会出动。影片最后,主人公终于找到了陆地和少数几个看上去还没被灾难异化的幸存者,从而给观众一个光明的结局。但如果就这么几个人,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他们将无可避免地变成野蛮人,失去绝大多数文明成果甚至道德伦理――最后,也许用不了几代人,他们终将灭绝。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1607d958625e6530f8f9ce7d4f882a42332542fed70941858763727655758be95d494a1fb6fb02b3b8c082a5829d4d3b802a92cfff7eefbc48ee4f7aa35071ef9686affa0904e43c43134576b43dee4cb3867b17

塔斯马尼亚,1642年由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其实一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人居住了,只是后来海水上涨把塔斯马尼亚与澳洲大陆分开,几千土著被永远困在岛上,经历了文明衰退的过程。(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a83c98a41a7f2930b490e6e59aa8335e188d4d81300bda10ddd97aa8a0c85a50621776d7a0a85844001d03ff75174c90416129db35665502feee941e490bb54c5277ddd0b1a25433b3b451270441db1cc855c22d

塔斯马尼亚海岸。(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4597ab3a8d47e1c669832cd25509af9cfe4c1a3c46632556cdfbbfa84615193df9950d9dffaf8f2a589bdf906fac3a41b4cdecdcdf4b64731e71bd55b71040b2de28eb11650c255f93ad3c5fc6e8bcf6777e6e82

河谷。(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5609c0691971b1d8c6ca182d983833d5e9d3bdb5b3c70feb272591010bf7a83a7b2246f62b989cc4cf6c66dbad9c33874c8c26b49ce1f7ce06dc75dfb2c077bb6f36470bac51b4d3270955c3283db5593b7f8c48

旅游业是塔斯马尼亚最重要的产业,这是架设在森林上边的观光Airway。(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90746889258148fb73c9f757f01f499044f565166f3acf812c13a254e0ea6c1b88c9ade7d9bee0cb6bd8cfeac3e3ff57d6bf82660209f4d494cfddb6186dd68ed54809c7832fb83a7660a1e9cef21934c8cd361b

从南方眺望塔斯马尼亚首府霍巴特,灯火隐约可见。(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9d8ca2f3c1944fa1c3b87887329d7bbf9fefd1047945001cbd82b093d812c2fc7ec9a8857bb51e7967d229eb7d325b0566d953d530a568853b4164d0e164004df2a6ac78c41ecad6799290d4b4f99c02127c432c

霍巴特。(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6bdbd7c5be95870805401ed8817ccb5e390951c6414c25df0c16ed18a2b36b219c92840096a7e65ef22439ae39f2967fe8ec8e28247ccad3e45f3f800788768bc4b6dbe4b2ee9d24a9fe66c53a329f08e1b065e9

塔斯马尼亚乡居。由于气候相似,英国殖民者把这里建造成故乡的模样。(Google Earth)
 
http://famous.photo.qq.com/http_imgload.cgi?/rurl2=f068bdce0d0f33794873f075eaa170b4253eeaca6a6456469de52f3732f9990468d62fbaed7d1a32cf498c4615930320e1d32bbcf2ed26268f469cda86022b36944259998e51c78e691c47d368b81ea159694301

《未来水世界》剧照,在描述人类面临灾难如何传承文明这个话题上相当经典,但它给出的光明结尾是不太可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