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对巴拉圭下半场有几分钟,我转到动画片频道去了。任何一个烂频道的烂片子,我想也比这场球赛好看。
我不知道这帮英国人在想什么,除了小家子气。开场两分钟赚了人家一个乌龙,从此不思进取。队形松散,欧文梦游,克劳齐充其量一根大竹竿。也就贝克汉姆,真的成熟了,像个男人,有担当,可他终归不是齐达内、里克尔梅,自己好却无法带动全队的节奏。再看巴拉圭,一帮糙哥加机会主义者,真是怀念奇拉维特啊。
但无论如何,英格兰揣着一场胜利离开了球场。埃里克森执教英格兰感觉上有几个世纪了吧,我一直怀疑瑞典人有什么能耐,甚至被记者假冒阿拉伯酋长给玩了,而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就英格兰队这德性,居然能一直维持着世界强队的口碑,埃里克森也算鞠躬尽瘁了。真怀念莱因克尔和加斯科因啊,那时候的英格兰队精气神十足,虎虎生风,输球也很容易被归因为运气不好。现在呢,赢的不爽,输了活该。
说到一个爽字,想起昨晚德国队来,火力十足啊。可是,你放心吗?别弄到跟某些年代的巴西队似的,俺不怕丢球,你敢进俺俩,俺就灌你仨。可那时候的巴西队都没拿到冠军。倒是后来,在邓加的组织下,不怎么丢球了,世界杯就拿了一个还嫌不过瘾。我的意思是说,好看靠进球,走得远还要靠防守。如果德国队把希望寄托在比对手多进一个球上,怕也够呛。倒是英格兰,虽然赢得窝窝囊囊,好歹没失球。不过这不作数,因为巴拉圭历来好像都不太会射门。真正的考验还在后边。
别管踢得怎样,我一直觉得英格兰和德国都有一个好处,不玩虚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可是今天特别是到下半场后来,英格兰队明显闷着火候呢,功利主义啊,赢了就得,才不在乎对得起对不起观众购买的门票。电视解说员也看出来了,只好给英格兰找台阶,说历来小组赛火爆的队都走不远,所以英国人闷着离合器故意不提速。其实我也知道,经验来看,任何球队都有个气数,那些一场灌对手七八个的,把精气神都挥霍光了,下一场多半没戏。历史上,丹麦呀俄罗斯呀西班牙呀都犯过这毛病。而那些老谋深算的农民,比如意大利,坚持一比零主义,倒往往能走到最后。最典型是1982年,意大利小组第三差点没出线,出线后却凭着罗西的神奇,整垮了堪称史上最强的一支巴西队。
所以啊,我觉得英格兰干脆也别叫英格兰了,改名英大利算啦。一比零主义坚持到底,没准埃里克森还真能“从大门走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