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及指导教师一览表
1990年
王
威
男
关于中级汉语教材选文的典型分析
石新春
王燕燕
女
现代汉语商业广告的语言特点
潘兆明
袁丽屏
女
汉语新语词的一些特点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杜 荣
伍严冰
女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非对比错误分析
杨玉秀
博赐能(澳)
男
文化适应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杨贺松
1991年
彭
菲
女
以词汇为观点,谈对日本学生的高级口语教学
赵燕皎
居
红
女
与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有关的几个问题
潘兆明
刘元满
女
对日汉语教材编写从何入手
潘兆明
张美珍(泰国)
女
汉泰语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位置次序对比研究
潘兆明
李红印(在职)
男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的语法功能
祖人植(在职)
男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环型结构分级初探
1992年
朱金英(泰国)
女
中文报刊阅读课教学研究
潘兆明
1993年
刘超英
男
从留学生入系听课的困难看中高级听力教学
郭振华
李
昉
女
“述+个+补”结构的探讨
杜 荣
杜漂漂温(缅甸) 女
从汉缅语言对比看对缅甸的汉语语音教学
汪大年/郭振华
杨德峰(在职)
男
试论“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
郭振华
1994年
赵延风
女
试论中级汉语教材编写中的文化取向
赵燕皎
陈
莉
女
语境和情景会话编写
郭振华
张明莹
女
关于中级汉语语法教学的初步设想
姚殿芳
李
爽
女
外国留学生汉语阅读心理初探
陈 如
任雪梅(在职)
女
从留学生学习偏误看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李晓琪
1995年
高宁慧
女
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
赵燕皎
李海燕
女
初级口语教材内容初探
杜 荣
王小钥(在职)
女
试论汉语熟语的文化背景
杨贺松
1996年
钱旭菁
女
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
—兼论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
张起旺
卫
斓
女
汉语常用的程度表达法试析
赵燕皎
徐晶凝
女
口语语气研究
李晓琪
林 欢(在职)
女
对外汉语基础写作教学
杜 荣
刘颂浩(在职)
男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研究
郭振华
1997年
田俊杰
女
“还”
“再”
“又”
“也”
的分析与比较
郭振华/李晓琪
李禾范(韩国)
男
现代汉语变式句初探
杨贺松
韩信子(韩国)
女
韩国语汉字词汇与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
李晓琪
1998年
杜艳冰
女
现代汉语汉语主语在篇章中的省略
赵燕皎
汪
燕
女
现代汉语中级口语教材内容初探
高艾军
郑珠丽(韩国)
女
汉语“了”字句与韩国语相关语法范畴的比较研究
李晓琪
黄 立(在职)
男
日本学生汉语转折复句习得研究
张起旺
刘晓雨(在职)
女
学习心理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戴桂芙
1999年
高小平
女
留学生“把”字习得过程考察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戴桂芙
蔡云凌
女
“着”的语法意义及使用考察
李晓琪
杨
桦
男
试论汉字教学对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
尹贤姬(韩国)
女
韩国学生习得数量补语偏误分析
郭振华
梁秀敬(韩国)
女
三部韩国大学汉语教材教学语法对比分析
王若江
卢京姬(韩国) 女
汉语“能”类助动词与韩语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分析
王若江
扎法乌拉(巴基斯坦)男
汉语乌尔都语“时”“体”对比研究
王顺洪
徐文娟(韩国) 女
韩国学生“还、再、又、也”的习得情况考察分析
赵燕皎/李晓琪
石原正代(日本
)女
日本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张起旺
2000年
王
玉
男
试论现代汉语定语的表述功能
郭振华
李相美(韩国)
女
汉语“来”“去”类趋向补语与韩语补助动词的对比研究
王若江
朴恩儿(韩国)
女
汉语否定词“不”“没有(没)”与韩语对比研究
王顺洪
2001年
刘
冰
女
使用动词重叠式的制约条件及教学策略
王若江
柳
兰
女
对有粤语背景的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被动句研究
李晓琪
马
楠
女
再论日、韩学生汉语学习的“洋腔洋调”问题
赵燕皎
成东济(韩国) 男
基于因特网的对外汉语教学试探——其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金舒年
江月娥(韩国)
女
试论量词重叠形式以及“一+量词”重叠形式
杨德峰
2002年
李美子(韩国)
女
中韩四字成语对比研究
李大遂
李
泓
女
主谓结构完句成分初探
杨德峰
常志丹
男
现代汉语准定语的多视角研究
赵燕皎
李允贞(韩国)
女
韩国学生口语流利性发展考察
刘颂浩
邓氏香(越南)
女
汉语词汇和越南语的汉语借词、汉越词对比研究
李晓琪
――兼论越南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
2003年
曹 宏
现代汉语中动句研究
赵燕皎
崔华山
现代汉语重动句定量研究
李晓琪
黄 羽
与时量成分有关的句式
郭振华
金英实(韩国)
汉语动趋式的配价结构与韩国语的对应形式的配价结构
的对比研究
杨德峰
王萍丽
论可能性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与语用特点
王若江
汪 琦
中级欧美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实验研究
李大遂 王若江
薛熹祯(韩国)
试论影响韩国学生汉语词汇的语言与文化因素
金舒年
朱 勇
阅读时边注和查词典等输入调整对中级学生伴随性词汇学习
的作用研究
刘颂浩
2003年12月
田允培(韩)
汉语“给”字句研究――兼与韩语中相关句式对比分析
李晓琪
诸葛真(韩)
汉韩俗语文化内涵比较
王顺洪
2004年
黄荣荣
复句中因果连词的定量研究
李晓琪
琚 萍
汉语、老挝语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郭振华
刘敬华
由“前/后”语素构成的时间词语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词语用法分析
李红印
马秀丽
动态和静态图片描述任务的对比研究
刘颂浩
孟贵贤
“这”和“那”的语篇研究
张 英
裴振亨(韩)
韩国学生汉语“被”字句偏误分析
李晓琪 王顺洪
平松智行(日)
日本学习者感知汉语二合元音偏误分析
王若江
生 华
转折连词“但是、可是、不过、而”的汉英对比与偏误分析
刘元满
王国萍
留学生汉语考试成败归因与学习策略研究
张 英
2005年
曹晓燕
对外汉语教学网络课件练习设计个案研究
刘颂浩
郝艳萍
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口误特点研究
刘元满
李兰霞
语素对复合词理解影响度的实验调查
王若江
王 佶
图片描述任务下学习者自我修正行为研究
刘颂浩
夏秀文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成语语法功能分析
李红印
章 欣
“既A又B”、“既A也B”的对比研究
李晓琪
刘裕俐(韩)
动宾组合带时量补语的分析及对韩教学策略
王若江
卢喜善(韩)
韩国留学生汉语口语流利性影响因素分析
刘元满
权喜静(韩)
中韩基本味觉词构词与引申用法对比研究
李红印
许元贞(韩)
汉语介词“在”与汉语助词“-、-”对比研究
李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