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206:说富贵

标签:
琥珀潭日记富贵易经孔子晏弘 |
分类: 随笔 |
琥珀潭日记206:说富贵
晏弘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重点阐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此乃丛林法则,却是客观规律。中国人偏偏喜欢“物竞人择”,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主观能动性。譬如公牛很难养肥,把它骟了;母鸡下蛋少了,饲料中加入添加剂;豪门欲世其家,那就门当户对,政治联姻。中国人向来讲究“求”,也会“求”,求菩萨,有求必应;求不老,万寿无疆;求官,平步青云;求财,一本万利;求富贵,子孙万代。
孔子是第一位易经专家,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其中的“馁”,不是挨饿的意思,是个通假字,通“餧”,喂饱之意。就是说普通人好好耕作,有饭吃;好好学习,有富贵。但我孔子不一样,求“道”大于一切,“朝闻道,夕死可也!”他想成为“木铎”,他想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满腹学问,却没有社会地位,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其“道”难以施行。幸亏弟子中子贡最有出息,到处鼓吹。子贡不仅会做官,还会做生意,有地位,又有钱,有气场,出入上流社会,人皆仰之。子贡逢场必说孔子有文武之道,有宗庙之美,有百官之富,犹如日月,“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贡之言,谁不信呢?于是乎,孔子之道,大放光明。
其实,古人说“安贫乐道”这句话,是不得已而言之、不得已而为之,谁不爱富贵?时运于平常人家,可遇不可求。传奇诗人罗隐叹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机遇难得,唯有也仅有时刻准备着。
人似骆驼,轻装时想载重,载重时想轻装,是进亦忧,退亦忧。人生一世,矛盾重重。穷时羡慕富贵好,富贵时羡慕穷快活。布衣时求富贵,富贵了想退隐。灵澈大和尚写诗加以嘲讽:“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官人们说退隐林下也是想想而已,过过嘴瘾啊!富贵乃从险中求,要有金刚钻揽得瓷器活,要有腾挪术得势又获利。退隐之心无非是枕上逃禅,像做美梦一样,须知赋闲要有本钱,要付出代价。韩愈写诗曾发牢骚:“居闲食不足,从官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苏东坡也陷入两难,当官,身心苦,不当官,家里苦,“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逆来顺受,如之奈何?
我很喜欢《易》中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形”以上,大道有之;“形”以下,大器有之,其修养一以贯之,善于认知变通,达者治理天下,造福百姓;贫者,独善其身,从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