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大师——毕加索》课例教学设计

(2012-11-15 10:42:52)
标签:

杂谈

《走进大师——毕加索》课例教学设计

东莞中学初中部  张峭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艺术大师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家的艺术精神,逐步丰富学生的审美视角。

2、了解作品《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风格及象征性手法;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和平正义价值观。

3、希望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重要的并不在于去弄明白它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东西,而在于去体验作品引起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重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几个艺术时期及其名作《格尔尼卡》欣赏。

难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毕加索的秘密》视频,营造气氛,了解毕加索的创作过程,感受“八岁时我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我我一生都在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的内涵。

2、设疑激趣(数学白痴,绘画天才)

教师提问:2+1=7=鼻子(讲述毕加索在数学方面的“白痴”表现)

2、教师讲述:数学“白痴“,绘画天才(展示毕加索少年时期的画作)。

3、展示众多与牛有关的绘画作品,提问:能从这些画作当中看出作者的国籍?

4、讲述毕加索名字的由来及其大概情况。

 

二、讲授新课

课题——走进大师毕加索

1、我说:他是“毕三多”?通过课件讲述三多。

⑴“多才”

毕加索在绘画、雕塑、陶瓷等各种艺术领域都有杰出表现。

⑵“多产”

毕加索的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艺术作品,将永远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难解的谜。到现在为止,毕加索的作品被发现的有50000余件,其中包括1815幅油画,7089幅素描,3万多张版画,1228件他亲手完成的雕塑作品,3282件陶制艺术品,几百本速写簿,以及他给各种书籍所创作的难以数计的插图。

⑶“多变”

毕加索的整个艺术历程,没有规律可循,而且花样繁多,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他永远忠于的,也许只有——自由。

结合图片讲述他多变的艺术时期,分析其艺术形成的大概原因,让学生学会感受作品中艺术家的生活体验。

蓝色时期(忧郁):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

玫瑰红时期(幸福):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恋爱,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2、有人说:他是“小偷”?

对比讲述黑人雕刻对毕加索艺术的影响。

黑人时期(几何化):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 束的夫人》)。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黄色;与此同时,又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3、有人还说:他是“疯子”!

⑴、理由一:《亚威农的少女》

游戏激趣“大家来找碴”,请同学们找出在《亚威农的少女》中不符合实际视觉的部分。

从脸部变形与人物几何画平面装饰两部分进行分析,得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风格特点。

2)小知识:解读立体主义

教师总结立体主义:按照传统的透视法,只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多重透视的画法是不允许的。毕加索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有脸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传统画法那样以一个固定视点而是移动视点去表现形象。

3)、理由二:《格尔尼卡》

截取格尔尼卡画中一部分,让学生看画谈感受。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肯定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艺术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种种独特的感受,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重要的并不在于去弄明白它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东西,而在于去体验作品历引起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讨论:作者想表现什么,这幅面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关键词:死亡、呐喊、恐怖、痛苦、绝望

让学生讲述《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原因。

学生欣赏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此画在色彩、构图有什么特点?
◎此画里出现的牛、马、像太阳的灯与油灯各象征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穿插介绍作品和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用视觉艺术的语言来谈感受,调节课堂气氛,及时发现讨论中的热点。)

4、你来说:毕加索是……

 

三、小结拓展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结语:

 立体主义只不过是毕加索人生中一个短暂的停留点(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他永远在思考、在突破、在变化。

他自己说:我是“万年青”!“青春没有年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