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D难圆国产手机突围梦

(2006-04-27 22:30:33)

TD难圆国产手机突围梦

陈志刚/

对于3G,相关产业界一直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国产手机的整体突围就是此中最为美好的愿望之一——他们为自己描绘的产业战略方向为:第一代(1G)落后;第二代(2G/2.5G)赶上;第三代(3G)超越!

按照这一理解,号称3G超越国外手机品牌的最大现实基础在于,自有标准TD-SCDMA的启用。

无可否认,3G作为移动通信产业前所未有的大拐点,必将带来产业链各环节、各厂商之间的利益变局,这种可能性同样为国产手机企业群提供了激动人心的机会——他们的起跑线从来没有这么样和国外对手靠近过。而且,自有标准TD-SCDMA一旦商用,国产手机企业可能在核心技术、专利等方面,获得先发制人的相对优势,而技术壁垒、研发差距一直是2G/2.5G时代,国产手机厂商落后于国际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即便这样,我认为,TD-SCDMA也不能为国产手机军团换来多少的胜券。

趋势来看,手机“规模化”、“标准化”的消费品特性将越来越明显,高科技产品的痕迹则将愈加淡化,因而技术对该类产品而言,将并不能构成多高的壁垒。

也就是说,一个手机产品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应该在于,该产品是否品牌接受度高,是否价格最优,是否外观设计和功能组合最诱人,而绝不是技术含量最高。

比如,2G/2.5G市场,手机产品就已经呈现出了功能趋同的迹象,当彩屏、拍照、MP3等一个个高技术功能成为标配的时候,技术壁垒便已被一步步消解,取而代之的便是外观、品牌、营销、渠道等因素的决战——日系手机技术水平号称最强,但始终难敌外观上花尽心思的韩国产品,也比不上渠道渗透无孔不入的中国品牌,就说明了这一点。

TD-SCDMA网络环境下,规则同样如此。至多,国内厂商赢得了该标准技术方面的同一起跑线,抑或先机,品牌、价格、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却并不能因此建立,甚至难以根本改变之前和当下,相对于国外品牌的被动局面。

目前来看,TD-SCDMA手机仅仅14款,其中,只有两款分别来自国外厂商三星和LG。国外知名手机生产厂商(如WCDMA标准3G手机生产商NEC、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之所以对此冷淡,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暂时对该市场还信心不足。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即使市场起来了,他们要后发制人也并非难事。

如上所述,手机作为一个标准化、规模化消费品,以这些厂商长期的研发基础和制造经验为基础,“临阵磨枪”自然也来得及。

反过来看,国内厂商目前提供的TD-SCDMA手机也只是试验用样机,没有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基础,一旦商用,产品性能方面就必将暴露诸多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暂时也还谈不上什么先发优势。另一方面,规模如果上不去,终端价格就必然被抬高,这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到这些厂商的市场表现。

除此之外,3G市场的形成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其间,2G\2.5G\3G的共存周期将十分漫长,而且,这个过渡期中,非3G终端市场将占据主流地位。

尽管中国市场足够庞大,但同时也足够多元和复杂,在没有充分业务需求的情况下,3G终端市场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成为一个小众市场。在这个拥挤的狭窄空间里,必然热闹地集聚着NEC、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积累多年的3G终端供应商,国产手机厂商费劲挤入的难度不小不论,僧多粥少的境遇就难以让蜂拥者都得温饱——而在此之外的2G\2.5G市场上,国内品牌仍需接受越来越严酷的市场挑战。

    不过,同样基于国内市场的庞大、复杂性和多元化,本土手机厂商可选的突破点也会很多,对它们的挖掘和培育正是国产品牌,尤其民营企业的长处所在。当然,它们的关键词并非全是3GTD-SCDMA,而是市场细分、受众多元、服务定制、价格剪刀差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