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一听文化行业资格证,一笑,“又扯了”,没往心里去。及至看到公众的反应,方才又一次感受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胆识是可敬的。
话儿是这么说的:经过文化部等部门5年的筹备,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即将实施。也就是说,今后崔健、赵本山、陈佩斯、郭德钢诸位星儿们,先要读上些书,然后交上些银子,考上回试,拿上“统一发证”的本本,方才能上台为人们服务。
于是想到这两天正在举行的电视舞蹈大赛,那许多舞者从柔肠寸断的艺术意境中猛回头,不顾泪流满面、气喘吁吁,然后正襟危立,在故纸堆里翻弄、瞎猜、撞大运——原来是领导们是为舞者好,早早地预热(也许已经预热了好几年),免得证书考试来了,还没培养出习惯。
但公众对官员动不动就发本本的习惯颇不高兴。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的调查,51.7%的受访者反对此规定。除去认为这个考试和认证对规范文艺界起不了作用外,大家的心思习惯性地集中到官员借此捞钱,加热考试经济,“这明显就是在抢了”,“造假证的又多了笔生意”。
有这么个说法不知是否准确:在歌厅音像作品版权使用费上,文化部门输了版权局一阵,于是要用这个扳回来。
官员们有这样的习惯并不都是坏事。他们想做事,想把自己的辖地整得干净和谐圣洁,捞点钱那是副产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有一个问题:民是否高兴?或者说,官员是否有权力按自己的习惯想发本就发本?
此事学问颇深。比如,中国原油资源长期由国家统一配置,成品油则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操持。2006年12月商务部公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大家以为此举是为了打破行业垄断,给民企也发些本本。谁知,2007年3月23日,商务部《成品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公布,这令民企打了个冷颤,一双玻璃小鞋呀。
从细则来看,尽管放开了注册范围,扩大了销售品种,但在一些关键条件上,却限制民企。如规定,要求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具有全资或50%以上控股拥有10000立方米以上成品油油库的法律证明文件。
据市场人士分析,目前3340家拥有《成品油批发许可证》的民企中,有近2000家不符合这样的资质要求,因此,借开放之名,垄断势力将轻松收拾民企,从而形成更深重的垄断。
这个故事恰是民办教育的翻版。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对民办学校取得合理回报和银行对民办学校贷款放了口子,当时民企很乐了一阵,以为熬出头了。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一出台,巩固了垄断权力,顷刻废了《促进法》。
接着,2003年又连续出台三大政策: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和取消民办学校学历文凭考试。为了给自己控制的独立学院争夺自费生源,教育部门规定自2005年起,所有民办学校终止招收文凭考试学生。立马,那些真正的民办高校就被逼入了死地。
“《实施细则》一出台我就明白了,这不是民办教育促进法,而是民办教育破产法。”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南阳集团老板任靖玺灰心之极,抽身而去。其后南阳集团果然大厦倾倒。
如果有人依据石油和民办教育的故事,以为文化部门也会借此巩固自己的权力,比如不发给谁谁本本,谁谁就上不了台,那就太低估文化官员的觉悟了。比如陈佩斯这许多年没上央视了,这和本本无关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