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搞笑的照片:一排女士、小姐个个戴着锃亮的钢盔。细看才知道,这是深圳市山夏医院的医生、护士。因一名车祸伤者死在医院,于是一伙人闯进医院拉横幅,烧纸,且与医院人员发生“肢体接触”。戴钢盔是自我保护。医院方说,这伙人可能是“闹托”。
隔着大老远,咱看不明白此事是谁的责任,也断定不了那伙人是否“闹托”,更不知戴钢盔是否一种行为艺术,或医院的一轮品牌宣传攻势——只是这种宣传方式负作用忒大,员工们也忒辛苦。咱所能认定的是:“闹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虽然咱不喜欢他。
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刚发布的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城乡居民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居社会问题首位。除去这一点,在医患矛盾中,患者大多处于劣势。他们分散,不懂医学技术。最重要的是,当他们受了委屈,或自以为受了委屈,很难得到医学鉴定或司法审判这样的公共服务,非要的话,得费老鼻子劲儿呢。
当公共服务缺位时,“闹托”便出现了,黑社会便生长了,他们用非法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当然也可能搞得更糟,但就存在着。
企业与传媒时常也是一对矛盾。有时候企业厉害,富士康就让《第一财经日报》半截萎了。但有时候传媒也搅得企业萎着。
近来听一企业老板说,如今企业最怕的是网络。报纸杂志吧,人家还有采访有编辑有审校,实事总还着调。就是失实,找上门去,报纸杂志发个声明道歉之类,总有人管。网络不同了,随便犄角旮旯的负面东西上了网,马上就被别的网链接了去,满世界散,清都没法清。去找吧,还很难找到它的上级单位……
打住,这又是一个公共服务的空缺点,这又是“闹托”们的生存空间。马上成立一家公司,专扫网络垃圾,黑客进攻,上门吵闹,死缠烂打,肯定生意兴隆。
有矛盾的地方总要有人出来铲事。这一个来月,咱在做一个房地产专题,看到许多人把房地产暴热的原因归结为地方政府,皇帝好,奸臣坏,地方政府不听招呼。但也有人出来替地方政府说话。
话说1994年政府开始实行分税制,一夜间中央政府大富,而地方政府骤穷。在实施分税制的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但财政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例只增加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32%,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78%,降至44%。
地方政府没钱,管的事却越来越多,闹得一些地方没钱给公务员和教师发工资,于是逼得地方政府抗命,悬着乌纱帽火上浇油于房地产,碳中取栗。
中央和地方在财权分配上出现了矛盾怎么办?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影响立法,请院外游说集团去说项,请人大把分税制比例调一下,但这样做不符合中国国情。另一个是争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就是请首长拨款,跑部钱进。中央机关一个处长就管用。
谁去跑?驻京办呀。据说,1991年北京还只有市级以上的驻京办186个,到现在,除了52家副省级以上驻京办,还有520余家市级和5000余家县级驻京办,如果加上各种协会、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0000家。
别说这些驻京办是腐败的窝子,它们也有存在的道理,它们也是“闹托”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