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陶冬_誉世翱翔
陶冬_誉世翱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51,333
  • 关注人气:22,0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利率倒挂的误读

(2019-10-23 08:17:12)
标签:

利率倒挂

资产荒

收益

资金流动

分类: 看世界

20195月开始,美国国债长端与短端利率出现倒挂,触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风险资产市场出现一次又一次调整。最近利率倒挂结束,10年期国债利率相对于2年期利率恢复正值,市场对经济前景舒了一口气。笔者认为,这是对利率倒挂现象的误读,对市场变化乃至资金流向的误判。


此轮美国经济扩张,已经创出历史最长的纪录,在某一时间点出现衰退非常自然,事实上美国经济已在放缓,这些根本无需国债利率走势来证实,利率倒挂也没有给出何时经济可能进入衰退的预言。经济学家们所言利率倒挂之后100%概率会出现衰退,其实有误导成分。不包括时间因素的预测等于没有预测,一台坏了的钟每天也有两次准确报时。其实衰退出现是早晚的事情,而利率倒挂在预测衰退发生时间上并不可靠。


更重要的是,此次利率倒挂的形成原因,与之前几次有明显的不同。目前出现的倒挂,在笔者看来主要是QE再起和资金流动的折射,未必体现经济前景。


在欧洲大陆,经济出现放缓,德国经济更进入增长萎缩。对此欧洲央行重新推出包括资产购买在内的一揽子货币扩张措施,欧洲正式进入QE2.0时代,而且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不设时限,明言这是货币政策的常备工具。信用好一点的主权债券利率纷纷进入负利率区间,横跨所有年期。100年国债零利率、按揭贷款负利率等匪夷所思的新闻时有所闻。


欧洲退休基金、保险基金等每年的支出并没有减少,但是投资收入却出现了可怕的收缩。零风险投资在本土得不到名义回报,资产端与负债端现金流出现了错位,他们要么通过提高风险权重来获取收益,要么在其它尚有收益的市场投资。


全世界各主要国债市场中,只有美国债市既有利率收益又有足够的市场规模。于是今年夏天上演了一场欧洲资金的诺曼底登陆,ECB增加出来的流动性大举入侵美国国债市场,锁定收益,八月份打造出三十年来最大的单月债券牛市。


美国长期国债符合那些资金的长期投资偏好,十年期利率从2.5%迅速降到1.6%。短期国债走势则受到联储政策的制约。虽然联储也开始降息,但是一直强调此非新的降息周期的开始,仅属于现有周期的中段微调。如是,十年期利率的下降幅度大过两年期利率,倒挂现象因此形成。这分明是欧洲资金抢夺收益率所致,当然经济数据和贸易环境不理想亦助长了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


最近,来自德国和中国的经济数据仍在恶化中,美国的投资欲望也十分低下,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暗淡,一众国际组织和投资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为什么利率倒挂现象却消失了呢?首先,债市逼空所带来的价格过度反应已经结束。其次,联储推出了美国版的QE政策。再者,贸易谈判和英国脱欧两大不确定因素同时出现舒缓的可能性。资金获利回吐,重新布局。


然而,如果笔者对利率倒挂成因的解释正确的话,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全世界的资金中期看依然需要流向美债,攫取名义收益。而且由于美国的收益率也不甚高,基金更需要借助低廉成本的资金杠杆运作,才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美国国债依然是稀缺资源,依然受到资金的热捧,联储必须比过去更积极地针对短期利率才能避免利率倒挂再现。


美国联储目前一方面降息,另一方面重点购买短年期国债,恰恰是因此而为。其实,市场牵着联储的鼻子,一步一步地踩入QE的水塘。


明白了利率倒挂的成因,下一步需要明白投资环境的改变。1QE具有传染性,欧洲央行的政策举动,触发货币政策的互动和连锁反应,美国甚至中国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时机来得可能比想象的早,力度来得可能比想象的大。2)全球收益率曲线在同步趋向平缓化,利差的消失对金融机构的盈利可能构成挑战,风险加大。3)低利率环境和对名义回报的追求,应该催生更高的市场杠杆,造成证券估值明显高过历史平均水平,市场价格的波幅增大。4)长端国债利率创出历史新低,势必为各国奉行赤字财政亮起绿灯,刺激政策的主体可能由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


对这次利率倒挂值得参详推敲的,未必是衰退的到临,而是经济环境、政策手段、投资趋势的改变。


本文原载于经济通,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