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债市真的天下太平吗?

(2014-08-06 21:02:03)
标签:

国债市场

风险意识

联储

分类: 看世界

    “高风险,带来高回报”, 这在投资界几乎是常识,但是今年情况不同。美国十年期国债在今年前八个月利率下跌47点,德国十年期下跌77点,日本20点,英国42点。低风险、低波幅的发达国家国债,在今年各大资产中表现靓丽。债券好过股票,国债好过垃圾债,发达国家好过新兴市场。

    国债表现突出,往往在经济周期低谷出现,往往在央行降息过程中出现。然而这次却出现在全球经济明显加速、美国联储明言加息在即的时候。

    七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新增209K就业机会,数字弱过市场预期,国债市场全面反弹,收益率曲线下移。的确,这个数据不会迫使联储提前加息,不过也没有推迟美国首次加息的时间。就业增长已经连续六个月超过200K,上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15年前,反映出目前美国就业复苏的热度。有人或许会强调,失业率没有因此上扬,表明部分退出就业人士重回劳工市场。笔者对战后婴儿潮人士能否重回就业不表乐观,毕竟职业技能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哪怕他们真的出山,提高劳工参与率,工资上涨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美国工资增长启动,通货膨胀一定不在目前的水平,届时耶伦很难不出手。

    然而市场似乎对此毫不担心,至少债市在就业数据公布后的反应即是如此。瑞信制作的全球信用风险偏好(尤其是美国国债)图已经进入了狂热状态。

    在今后六个月,笔者估计全球经济持续走强,通货膨胀在美国、中国两大经济体重燃,流动性在拐点之后缓慢减少。联储的加息时机可能早过市场预期,力度也可能强过市场预期。一旦国债收益曲线发生异动,受影响的将是全球所有资产种类。

    笔者这个判断可能错误。如果已退出市场的失业人士能够克服技能错位,重回就业市场,则工资上升和通货膨胀或许被推迟。如果资金市场真的出现“新常态”,也许资金的供求均衡点已经下移。不然的话,市场今天对经济加速的无动于衷,可能意味着未来更强烈的调整。笔者看来,QE infinity(无限期量化宽松)只是美丽的神话。

    究竟是“新常态”来临,还是价格错位、过分乐观,不仅市场在争论,联储内部也在争论。毕竟目前的流动性水平,是史无前例的。金融市场的强势和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疲态共存着,低成本的热钱游走着。孰是孰非,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不过,风险与回报的天平似乎在悄然移动了。巴菲特的现金持有量已经达到500亿美元的个人记录。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