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wbr>[2006年02月21日] 日记 <wbr>[2006年02月21日]](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日记 <wbr>[2006年02月21日] 日记 <wbr>[2006年02月21日]](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南极圈掠影
写下这个标题,自己也觉得有点吹牛的成分。因为回国后才仔细研究了一下世界地图,好像离南极圈还有段距离。地图上看不远,实际够跑一阵子的。不过当地的导游都那么说,我也就入乡随俗了。
智利是一个长条形状的国家,东西宽只有300多公里,南北长却有4000多公里。首都圣地亚哥基本上在中间。从圣地亚哥坐飞机,中间在蒙特港停了一下,接着飞到蓬塔,用去了四个小时。蓬塔是一个大城市。说它大,是因为它是智利第十二大区的首府,其实人口并不多,放在中国,大体上是一个县级市的规模。说它大,还由于它的独特位置,在地球大陆架上,它是最南端的一个城市。
下了飞机,当地导游开了一辆面包车来接我们,接下来的路程,不由你不想起那句中国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智利有75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是1500万,中国的人口密度应当是它的7倍。所以,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是肥美的牧场,到处是散养的牛羊。就是看不到人。天穹在这里显得格外深远,积雪给远处的山头戴上了一顶顶白色的帽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帽子晶莹剔透,煞是可爱。
阳光哪儿都有,雪山也不少见,堪称这里一绝的是企鹅。车行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企鹅居住的“小区”。当地人在这个企鹅的自然保护区里搭建了一条供人行走的木板路,以免游人惊扰了这些穿着燕尾服的“绅士”。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和这样的精灵亲密接触,旅途劳顿早就不知去向了。当地导游告诉我们,企鹅们每年都在这片海滩产卵孵子,来年春天离开这里去觅食,再回到这里时,还是找到自己的窝。企鹅的寿命大约是20年,在这儿,在它们自己很简陋的窝里,实行一夫一妻的企鹅悠闲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坐了六个小时的汽车,我们来到了智利的百内国家公园时,已经是深夜了。按照当地人的话说,这里已经进入了南极圈。听着南极风入眠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这时的圣地亚哥,已经进入夏季,而这里还是白雪皑皑。
第二天一早,太阳六点钟就和我们打招呼了,我心里纳闷,昨天晚上十点太阳才告过别呀,一想,这里靠近南极了所以太阳格外勤快。
在暖暖的阳光下,我们走过了原始森林。森林里的大树好像很少有人关心,生长得十分自然,或挺拔,或枯干,或站立,或躺下,不时还有灰狐之类的野兽跑过。
穿过森林的一角,我们站在山上远远望去,远处天海相交处,是一片白色。我们知道,那就是一直让我们惦记的冰川了。
搭上一条能载40人的游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航行,我们离冰川越来越近。
近距离看冰川,我看到是山一样的冰,在阳光下,在海水的呼应下,冰川是晶莹的有些地方又显现出淡淡的蓝色,美得让人放不下相机。但是,我也看到了冰川上的黑斑,大概是地球的污染也没有放过这块净土吧。
在回来的路上,一条彩虹在我们不经意间突然跳到了海面上,像是在欢迎我们,又像是在欢送我们。游船上,操着各种语言的人仿佛都没有了语言的障碍,表情是最生动的语言。有人从冰川上取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放进了威士忌里,大家举杯痛饮。要知道,这是不知多少年前的冰了,也许几百年,也许千年!
顺便说一句,到这里来旅游的中国人实在太少了,起码我没有看到,在当地小餐馆的顾客留言簿上,我们也没有看到熟悉的汉字,因为实在太遥远了。我计算了一下,从我居住的北京亚运村,到冰川下举起相机,我坐飞机,坐汽车、坐船,用去了大概50个小时。但也正因为如此,值得一来。也许,在我生命的历史上,这是值得记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