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盲道人行道受访者盲肠广州 |
“其实广州的盲道比外地好很多,可也有不少问题,我经常在盲道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鄢烈山
对于所谓“盲道”,广州市的盲道,我本来不想说什么的,读了《南方都市报》6月17日广州版关于盲道的民调,我忍不住要说一说。因为:
一,据说,广州目前已铺设盲道超过1100公里,比广州至武汉的武广高铁还要长,甚至赶得上广州至上海的距离,堪称华南盲道“长度之最”。——可见投资规模非常大,花了纳税人包括我的不少银子!
二,我知道广州的盲道,是给外国人看的,显示中国已多么现代化、人性化,人权或人道主义已与发达国家接轨,而实际上呢,根本“不怕”外国人看;但是,广州相比其他有盲道的大城市,是建得还算比较好的(这话不是我说的,报道中有个姓庄的湖南籍的盲人,他在广州生活了两年,这样说),可见问题在中国大城市的普遍性。
三,民调是起因于今年5月1日,广州首部关于人行道设施设置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设施规范》正式实施,第一次用“标准”来规范广州辖内盲道、人行道设置。新规“落地“已满一个半月,执行效果究竟怎样?——我居然不知有这么个新规,且已经实施,这说明什么?
广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设施规范》,到写这篇文章我也懒得搜索来看看,我可以肯定这就是官样文章!
先说人行道。广州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东风路、环市路、广州大道、黄埔大道,马路上统通没有自行车道,禁行民用摩托车和电动车,只有汽车道。所谓“人行道”既有人行走,也允许自行车跑(一些街段叫“绿道”)——这样的“人行道”,能叫人行道吗?
如果不能像杭州等大多数城市开辟自行道(电动车)道,,还谈什么人行道设置规范?
其次,如果人行道上允许自行车混跑,保障失明者通行权的盲道有什么意义?
“市城管部门表示,新规主要适用于广州市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大中修工程中的以及使用过程中新增的人行道设施的设置。”——那就是说,原先建的,如果不到改建和大中修,就维持现状罗?
调查显示,83%的受访者对广州盲道现状“不满意”,92%的受访者称盲道被侵占现象“很普遍”,80%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盲道设施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出在政府身上,77%的受访者不清楚盲道主管部门究竟是哪个。对于《规范》的出台与实施,有91%的受访者表示欢迎,认为有必要为盲道订立标准,但也有85%的受访者担心新规约束力不够,继而影响落实效果。
我相信受访者对现状不满的占压倒多数(2/3以上),而且主要问题出在政府。
我不相信的是,当初建盲道时,政府没有施工标准吗?这种纯民用施工标准又不是造核潜艇,不属于什么高科技和机密,国际上有现存标准可资参考。
施工标准早有,就是不实行!
正如广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阳建议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人行道、盲道铺设单位及其施工人员的培训,政府在工程验收环节严格把关,甚至可以引入盲人体验验收制度。”——如果验收是认真的,不达标不给钱,哪家公司敢找未经培训的农民工来滥竽充数?
还是广州市盲人协会的这位主席陈阳,他说”国家仅要求一、二级马路设置盲道,但广州除了一、二级马路之外,三、四级马路甚至内街内巷都有盲道,服务意识还是很强的。”——他的话说得好听,我理解他的处境和身份。但我不信是什么“服务意识”强。因为修那么多调查举出的断头盲道——像人的盲肠一样,不仅没有多少作用,还可能引发盲肠炎——害死人,动机就很可疑。
有名目做工程,就有大钱赚,这是公开的秘密。如果验收都不认真验收就给了钱,就难说没有吃回扣分赃。——这是以小人之心猜度,还是逻辑推理的正确结论?
那个姓庄的湖南籍盲人说,我在广州生活已两年,每次出门都很纠结,很少一个人外出上街,大多数时候,我会跟亲友或其他盲人一起外出,彼此搀扶着小心走路。最令我担心的并不是断头、弯曲盲道,而是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我经常在盲道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修这种盲道的人,是心盲了,良心黑了,应该下猛药治;对于贪腐分子,像割盲肠一样割了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