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性别话题 |
今天是一个会被记入历史的日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心理健康界人士,与同性恋社区的活跃份子、意见领袖,坐在一起。重要的是,不是以医生和病人的身份坐在一起。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去除;2001年,中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去除。
屈指算来,中国的同性恋非疾病化,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历程。
然而,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中去掉了,但远没有从公众,包括心理学界人士的内心那个疾病的列表中普遍去掉。直到今天,心理学界普通仍然存在试图“治疗”同性恋者,改变其性倾向的企图。
一个比较“进步”的态度是:尊重来访者意愿。如果来访的同性恋者不想改变性倾向,咨询师会帮助他们解决社会适应问题;而如果来访者想改变性倾向,咨询师则会帮助他改变性倾向。
这貌似“进步”了,但在我看来,这是假借“价值中立”、“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名义,实施的伪装的歧视。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一个异性恋者找到咨询师,说:“我不认同自己是异性恋者,我想改变性倾向,变成同性恋者。”这时,咨询师也会为他提供“矫正”的咨询服务吗?
同性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我们必须认识到,提供改变性倾向的咨询服务本身便是一种歧视的态度,这种态度缔造了无法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者,使他们远离健康快乐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改变的是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与敌视,而非同性恋者的性倾向。
我们拒绝同性恋恐惧。因为与恐惧相伴的,是无知、歧视、仇恨与伤害。伤害将破坏人类社会的美好与和谐。伤害者与被伤害者,注定都将因为这恐惧、仇恨、伤害而付出代价。
我们反对针对同性恋的歧视与伤害,同样也反对针对其它性多元选择者的歧视与伤害。他们包括:双性恋者、跨性别者、性工作者、SM爱好者,以及其它一切性小众。只要有歧视存在一天,就一定有人因此受害。
我有一个期望,明年的国际不再恐同日,大家再度聚首。看一看,这一年,我们又向宽容与多元走出多远。也许在那一天,同性恋不再只是从精神疾病鉴定标准中被去掉了,而是真正从更多心理学界人士内心的污名化名单中去掉。
我们相信,宽容、多元、民主、人权,是人类社会的普适法则。歧视与仇恨,终将被健康的心态所取代。在这个历史进步的过程中,让我们共同做出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