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人签名反对“性歧视”(多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教学 |
为期三整天的“方刚博士性心理咨询工作坊”,从3月18日至20日,胜利结束。我一个人讲了整三天,18个小时。并没有担心的那么累。可能是因为受在场380多位学员热情的感染,一直很兴奋,结束时有些依依不舍。
最感人的,还是300多人签名反对“性歧视”。
这是我在课前想到的一个创意。三天六讲中的第一讲,便是“性人权与性多元”,其核心理念便是尊重性的多元选择,不再歧视、污名、贬损他们。所以我在课后,请一位自愿的学员在背板上写下我说的话:“我承诺:自即日起,不再使用‘性变态’、‘性偏离’、‘癖’、‘症’等污名化词汇指称性多元选择者。我认为:性倾向、性行为方式的选择、性别角色认同本身是个人权利,不是心理、医学、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
然后,请认同这一态度的学员自愿到前面来签名。很快,背板就被签满了名字。报名听课的是380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师为主,我大致一数,签名的超过了300人。
我对学员们说:以后我每到一处讲性人权,都会请在场的人听讲后自愿签名。签名了,承诺了,就要做到。用“恋”来代替“癖”、“症”这样的词。如易性癖改为易性恋,易装癖改为易装恋,施受虐癖改为虐恋,等等等等。每个人不仅自己要改变用词,还要尽可能多地向周围的人解释你改变的用意,倡导他们也改变。
词汇的改变,会慢慢促成思维的改变。300人改变了,就会不断累讲,有3000人,30000人,30000万人改变,慢慢的,社会文化就改变了,针对性少数人,性多元选择者的歧视就改变了。
我说自己将收藏各地讲座时这样的签名,保存起来,有一天将它献给“中国性学博物馆”。
一组照片,与大家分享。
下图:讲座刚开始时,后面的背板仍然是“整洁”的。
下图:开始签名反对“性歧视”
下图:有人在签名,有人在自己的签名前留影。
下图:第二天,我在讲座,后面的背板已经布满了人们反对性歧视的签名。
下图:我被簇拥着,在签名板前同大家分别合影。
下图:会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