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資深以後:華人世界的裸體主義者
(2011-03-16 10:02: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报道评论 |
美少女資深以後:華人世界的裸體主義者
2011/3/9台灣立報
■崔妮
「不曾注意過自己是不是天體族,但也不曾懷疑會不喜歡天體。有些屬於身體自覺的過程,走過一些,經歷過一些之後,一步一步的前進。參加天體營,就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其中之一。」(2010年10月20日,台灣立報)
2009年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行為藝術家EE,透過EE介紹又認識了主持天體團體的張大哥。這種人牽人、朋友牽朋友的過程,讓我有機會踏入台灣的天體活動與發展,認識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天體同好,並且深深感覺自己跨界在gender studies性別研究/feminism女性主義/sexology性學研究之間。以活生生的身體,及其所有的感官、情緒、思想、知識,親身穿梭其間,以不遮掩的肉身展現、以真實的情感互動、以感受與反思觀照「天體」。
「熱愛裸體」可以只是一種行為,「天體主義」發展出了一套共享(或有些許差異)的價值觀與論述。「天體運動」則需要透過一群人的集結,團體組織的運作得以推動一些集體的空間。我身邊許多認同裸體主義的朋友,每一個人有興趣有意願參與的部分卻很不一樣。
個人當然可以成為他們心之所想的裸體主義者,但對於社會學家來說,無論是出於個人的關懷或好奇,進入某一個社群,觀察、訪談並說出某一群人的面貌,特別是一般社會大眾不易接近,賦予汙名或標籤化的少數族群,說出那些被壓抑、被誤解、被排斥的聲音,則是社會學家的任務。
「裸體主義者:來自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對比觀察」(暫定書名,尚未出版)是第一本探討華人世界天體主義者的研究專書。大陸性學家方剛沒有用過度學術的語言,使天體運動顯得高不可攀,而是透過詳細平實的書寫,探討華人世界中,天體主義者身在怎樣的社會處境,做過些什麼樣的努力,以及他們是些什麼樣的人。他們不
像西方的天體運動者,也不像台灣百家爭鳴的社會運動那般,組織運作、遊說倡議、街頭抗爭,他們透過網路、透過人際關係,隱密且默默的開展了長達十數年的團體運作,他們不見得是固定的一群人,但均有相似的渴望。
他們渴望有一天,公然裸體不等於公然猥褻,可以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並受到尊重。公然裸體只不過是一種與自己相處對話,也可以與他人友善互動的方式,卸下虛偽,突破社會對身體習以為常的批判、要求、禁錮及矯情,在裸體中回到自己、回到自然的懷抱。
還沒有人知道,華人世界什麼時候會有第一個合法公開的天體場地,但或許有一天,他們不再是一般社會大眾口中的「他者」,他們就是我們,只要有機會有意願,我們也可以成為他們。(性別運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