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塌下心、沉住气的父母,难么?
(2010-12-30 18:24: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报道评论 |
做塌下心、沉住气的父母,难么?
——读方刚《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夜深/文
确实,做超脱一些的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区别于世俗成功学的价值观,还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很欣赏 方刚先生所著《我的孩子是‘中等生’》。方刚先生不追捧世俗的成功标准,而是将健康、快乐、自由、自信,作为培育孩子成长的目标。在书中,方刚先生没有将自己置于专家的位置,也没有套用某种教育理论,更没有根据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创立和宣扬一种系统化的理论,甚至,就连教育理念,他也是以探索、商榷的姿态提出来的。充斥于书中的,更多是生动鲜活原生态的成长故事和具体的教育感受。所以说,这是一本充满爱意的书,也是一本特别真实、特别真诚的书。
如果一定要提炼一下书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的话,我想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塌下心去爱孩子,用方刚先生的话说就是宠爱孩子;另一个是沉住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保护好孩子的天性,用方刚先生的话说,就是如何在学校教育的主流规范与维护孩子的自由之间寻找平衡点。
说到宠爱,通常很容易跟溺爱混淆起来。按照方刚先生的界定,宠爱与溺爱的不同在于,溺爱是无原则的,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纵容;而宠爱是一种有基本原则、有章法的爱,是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
而要做到宠爱而不是溺爱孩子,需要父母有一颗能贴近孩子的心,能读懂孩子的心思。比如,孩子淘气、闯祸,是不是一定要训斥?孩子撒谎,是不是一定要严厉批评和惩罚?孩子洗完澡之后不赶紧钻进被子而是喜欢在床上蹦跳一通,是不是一定要将他/她硬塞进被子?如果不能贴近孩子的真实内心,按照传统教育“注重表象、注重结果”的思维逻辑,肯定都会回答:当然!但是方刚先生说,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要训斥?撒谎,可能是因为虚荣心,而虚荣心可能是因为想上进,为什么一定要严厉惩罚?洗完澡以后在床上蹦跳,那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为什么要以担心感冒的名义粗暴剥夺?
方刚先生说,按照学校的规范标准所划分的优等生、中等生与劣等生,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局限的价值观。今天的“中等生”,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优秀人才。“不是我们不可以‘优秀’,而是我们不愿意承受那种‘优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