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刚
方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327
  • 关注人气:30,2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的本质是包容(情人节前答<时尚健康>记者问)

(2009-02-13 11:27:57)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性新说

 

方刚老师,

您好。

我是《时尚健康》记者 ,感谢您关注这封信件。

目前我们杂志正在操作一个有关二月情人节的“爱情”选题,可否方便请您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与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您有关当代“爱情、婚姻、女性”等课题的看法?以下是我们拟定的采访提纲,当然,如果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谈话的内容大可不拘泥于此。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回复。

多谢!

参考问题:

1.幸福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和谐。这需要相互宽容,还需要不断经营婚姻,需要在婚姻中成长。

 

2.对于女人来说,爱情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不存在统一的“女人”这样的概念,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女性群体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我们只能说,就目前文化而言,绝大多数女人被塑造着,使得爱情在她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的角色,爱情和婚姻是绝大多数女性人生中的核心价值。这是要不得的,是有害于女性的成长的。男人从来不把婚姻和爱情看作第一重要的。女性这样的价值观下,就不能理解爱情和婚姻失败时的创伤了。我会主张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把个人的成长看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

 

3.现代女性有了更多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譬如她们可以在事业上实现自我,或者选择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去“拓展自己生命的可能性”,于是爱情、婚姻、家庭不再是女人顺理成章的生命追求和归宿了。对于这种趋势,你怎么看?

非常好。这是真正走向男女平等的通途。但这不等于说爱情婚姻家庭对女人不重要了,仍然很重要,只是,女人不应该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不应该为爱情婚姻和家庭牺牲自己的许多发展机会。而以往,女人一直被教育着要为爱情婚姻和家庭做出种种牺牲,特别是事业上的牺牲。

 

4.就你观察到的经验来看,当下的女性在对待爱情、追求爱情和经营爱情的态度、方式和技巧上,与之前世代的人有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或者新趋势吗?

有。最重要的便是,许多女性,虽然不是全部,已经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认识到爱情和婚姻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她们在和男人的关系中不再处于一个顺从的,“第二性”的角色。特别是城市知识女性,基于对男人和感情的新的理解,已经真得懂得去“经营”爱情了,而不会认为爱情就是无条件地付出。

 

5.婚姻关系在这个时代“确实”变得不那么牢靠了吗?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又或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

确实变得不牢靠了。恩格斯很早就指出,一夫一妻制随着社会的变化会消亡。今天社会就在剧烈变化,当然距离一夫一妻制消亡还有漫长的路。但是,多种婚姻形式的选择已经出现,两性相处的模式也正在多元化。我们必须正视和接受这些,并且逐渐学会懂得尊重多元的选择,不再简单地认为一夫一妻制就一定好。

 

6.在当下的社会,流行音乐里反复唱诵着“爱情”的词句;每年西方情人节和东方七夕两个情人节一起大张旗鼓地制造着有关爱情的空气;关于爱情的素材、片段、故事每天都被我们不断地看见、听见……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现在的时代真的更加“充满”爱了吗?我们真的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和处理爱情的关系和爱情的问题了吗?

我们的时代更加看重爱了,而且,我们对爱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了。爱不再只是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神话。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我们时代更懂爱,更热衷于追求爱了。当然,前提是爱的定义的多元。这是好事。人们有理由对爱的理解存在不同。都一个价值观,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只存在于愚民社会,或者说只存在于愚民社会的表层。

 

7.“性”在爱情和婚姻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每个人来说同样是不一样的。甚至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已经不存在“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了。性、爱、婚姻,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比如有性有爱,有性无爱,有爱无性,有性有爱有婚姻,有性有爱无婚姻,有性无爱有婚姻,无性有爱有婚姻,等等等等。人们的理想选择,貌似是三者结合在一起,但是,此事古难全,今天和未来就更难得了,特别是一直结合的时候。

 

方老师,

太感谢您的及时回复了!只是,看完您的回复,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跟进,那就是——如果幸福婚姻的本质是相互包容和长期经营,那么,爱情的本质又是什么?理想的爱情与幸福婚姻之间是否矛盾,或不可兼得?执着于爱情的人,是否难以得到幸福的婚姻?谢谢!

 

我认为爱情的本质也是相互包容和长期经营,和我理解的幸福婚姻是一致的.所以,执著于爱情的人,不影响其得到幸福的婚姻.

把爱情想象成浪漫\热烈\激情,地老天荒,在我看来是不懂爱情的表现.通常三十岁之后的人都不这样理解爱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