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方刚
方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327
  • 关注人气:30,2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不差钱"对性少数人的取笑和污损

(2009-02-13 09:2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性别话题

为什么公众和学者想的不一样——再谈小品“不差钱”对性少数人的取笑

方刚

    李银河教授210日发博客文章批评小品“不差钱”污辱同性恋与跨性别,引起网民就此事件广泛讨论中。其实,在一个星期之前的24日,本人就发了博客文章,对这一小品取笑和污辱性少数人的现象提出了批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5c960100c8ai.html 对性少数人的取笑_由小沈阳的表演说起

    文章发表后,在一些网站博客中被推荐,一些同志网站也有转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公众网站上的留言几乎都是不理解和指责我这文章“无事生非”“小题大做”的,但同志网站上的留言,多是表示支持的。为什么有这差异?因为立场不同而已。来自主流社会的人群无法理解被污辱与被压抑、长期被边缘化和污名化的性少数人群的感受,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

     在我看来,这个小品准确地说不是污辱同性恋,而是污辱跨性别的性少数人.关键词也不在"屁精',而在于赵本山和老毕对小沈阳表演的角色的性别特质的以异性恋主流眼光进行的窥视与讥讽.如那一句'委婉',那特异的眼神,都在对观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我的观点,以及李银河教授的观点,主要的批评声音有几种,我在这里略回复如下:

1,  原本就是一个娱乐大众的小品,何必上纲上线?

方答:通过这种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歧视与偏见,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这正是问题的严重所在。娱乐如果建立在对别人伤害的基础上,还是娱乐吗?

2,  公众都没觉得是取笑或污辱性少数人,为什么你们就觉得是?你们是不是无事生非或“走火入魔”?

方答:学者以其敏锐的判断力迅速把握到社会中的不公正,走在公众的前面,引导公众观念,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副会长马晓年教授便在我那篇博客文章后留言,指出大众对这种污辱性少数人的表演不以为然,说明全民素质有待提高。《世界华人性学博客研究》总编潘海先生,也在我博文的后面有类似的留言。这都说明,学术界的看法是一致的。

3,  你们学者这样说话,但那些你们说受伤害的“性少数人”为什么不出来说话呢?

方答:他们说了,只是你们没有听到。到同志网站去看看吧。他们因为是社会的弱者,他们的话语权被剥夺了而已。

4,  你们说的性少数人,应该自己摆好心态,别人说什么就说吧,自己应该正视自己,不歧视自己,就不会把别人怎么取笑当回事。

方答:性少数人一直是这样做的,社会弱者的他们不这样做,还有别的办法面对这整个社会中的边缘化与污名化吗?但是,这是可以让主流人群继续污损的理由吗?这就好比一个人走在街上,突然莫名其妙被前面过来的人打了一巴掌,却要求被打的人:你应该摆好心态,你选择上街就是要挨打的。

     5,《不差钱》的作者说了,自己并不歧视同性恋,没有污辱性少数人的意思。

       方答:我从来不认为他们有意污辱性少数人,是整个社会文化造成的。我上一博客文章已经论述。但是,表态说自己不歧视同性恋,并不等于说骨子里没有歧视,只是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这骨子里的歧视,仍然会带出来。这是格外要警惕的。因为虚伪比无知更可怕。

5,  这样污辱性少数人的演出很多,批评这个小品的意义何在?

方答:因为它在央视春晚播的,受众大,影响大,所以伤害也更大。拿它开刀,更有助于推进社会观念的整体进步。

    我昨天就此话题,在新浪网的“小马锐话题”录了节目,应该下周可以上传,里面有更多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