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赖声川舞台剧暗恋桃花源阿莱影评 |
分类: 颤栗·穿过骨头抚摸你 |
人的痛苦正来自于这希望。希望即失望,烦恼即菩提,我想是。
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故事。
《暗恋》讲述了一个叫江滨柳的有为青年,在1948年的上海邂逅了美丽的云之凡,孰料时局动荡,匆匆一别过后,竟是转眼几十年的离散——1949年,江滨柳来到台湾,云之凡留在了大陆……再后来,随着两岸政策的开放,一直怀有这段心结的江滨柳才开始四处托人打听云之凡在大陆的下落,哪想得到的消息是,原来1949年云也到了台湾——怎么他一直都不知道?还以为天涯永隔,原来这些年她就在身边?一切晚矣悔矣……他是有太太的人了,而她,想必也不会是一个人吧……舞台上,年迈多病的江滨柳,终于在生命即将流逝之际,通过报纸上的一则寻人启事,唤来了他的梦中情人——如今已是韶华老去的云之凡,唤来了,又能怎样呢?寻了一辈子的人啊,寻到了,仍然是天各一方。即使在这不大的病房里,也还是要天各一方……
《桃花源》的故事则大胆套用了陶渊明名作《桃花源记》中的词句和背景,讲述了一个叫做老陶的晋武陵人,终日捕渔为生,当他发现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春花竟然背着他和镇上的袁老板勾勾搭搭时,便一气之下乘小舟逆流而上,枉求一死,结果却误打误撞来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仙谷。在这里,老陶惊讶地发现了一对和袁老板与春花长得一模一样的夫妻(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梦魇永远是梦魇),一时间,旧事涌上心头,老陶痛苦非常……好在后来,在这对夫妇的帮助下,老陶终于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桃花源里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他甚至不再怨恨春花,也想把她从武陵接来,和她一起同赴这人间仙境……老陶最后找到春花了吗?春花是否还愿意与他共度余生呢?……
两个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亦悲亦喜,亦正统亦荒诞,却被赖声川以神奇的手法粘贴到了一起。
这是一出戏中戏的经典范本——《暗恋》与《桃花源》分别是两个正在排练的剧组,他们在一座小剧场里狭路相逢,都想租用场地进行排练,无奈相持不下,只好把场地轮流来用——
于是乎,两个剧组,两个故事,形成了你半小时我半小时的平分秋色的局面,观众就像是画外人又画外人的角色,一会儿置身故事里,一会儿置身故事外的,看着每一个圆环里的人物在眼前爱恨离愁,重叠交合——一会儿江滨柳又思念上云之凡了,一会儿《桃花源》剧组的人上来了,把《暗恋》的人轰下台,又开始演绎起老陶与袁老板、春花三个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来,再后来他们的戏也排练不下去了,因为后台上两个剧组的人打起来了,而且看剧场的人也要来关场子了……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个闹哄哄乱糟糟的局面——细想人生,可不就是这么乱哄哄闹糟糟的吗?哪有个什么秩序和次序的呢?
更了不得的事,如此打破传统的一出舞台剧。竟然丝毫不影响看客对故事的理解和沉浸,自首演以来,场场爆满,甚至最后还有了同名电影的拍摄,由金士杰、林青霞领衔江滨柳和云之凡,由李立群饰演的老陶和丁乃筝饰演的春花也是片中很大的亮点。
不过可惜的是,林青霞与金士杰的电影版本始终没有找到。我看到的是话剧版本金士杰、丁乃筝、赵自强的话剧版本。台湾的艺人有这样一个优点,就是他们可以在各个领域融会贯通,饰演老陶的赵自强一出场便让我觉得十分眼熟,仔细想来,竟然是和前阵子和吴淡如一起主持《性爱讲堂》的那个语锋机敏、装傻成功的戴眼镜的胖子。再去看演职员表,果然不差。
梦终究是梦,梦也终究不是梦。
看台湾人的东西多了,突然发现属于那个小岛的一种通病。
就是他们都很念旧,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记忆上,或者是情感上,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在寻找,寻找……他们的孩子在寻找,他们的灵魂在寻找……这是一种遗失后的本能,亦是一种走失后的本能……
这样的人生,总是让人不由得落下泪来——因为有的东西,是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即使你找到它了,也不再是当年的样子了。
一个“寻”字,成就了一出《暗恋桃花源》,点了一个岛上几代人的死穴。
前一篇:·毁灭性重生——《中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