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游艺圃

(2011-04-29 10:55: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日记

这是第二次看艺圃。仍然感觉意犹未尽。进去的时候,一些本地人在茶室喝茶。除此之外,这里几乎没有旅游团的痕迹,也很少游客,这一点,跟绍兴的青藤书屋与蔡元培故居很像。不同的是,这里的服务人员似乎太多了,在办公室里说话,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麻雀。苏州人比绍兴人爱说话啊,我想。

 

 

二游艺圃
窗户直接开在墙上,后面夹墙中种竹子,窗户仿佛一个画框,框出来天然好画面。

 

二游艺圃
白墙黑柱,比例均匀,是禅意的简洁,简洁到秩序森严。

 

 

二游艺圃
天井狭小,同样适合用来做画框。墙是白的,但似乎里面掺了一些发亮的粉刷剂,风雨侵蚀之下,并不粉酥,却有种暗暗的反光,像银色波纹的水面。我发现天井里种芭蕉时,旁边必然留窗。从外面经过,可以借井内绿意。二来,是否还有借对流风势,摇曳芭蕉生姿?天井的地面,苍苔染石绿。

 

 

二游艺圃
这扇窗户,去年八月去艺圃,我也拍过。这是旸谷书屋,艺圃里我最喜欢的一间书屋。屋内陈设简单,但有了这窗户外的芭蕉叶,就感觉满屋生绿,是个念书的好所在。

 

 

二游艺圃
中国的色彩感,红和绿是常常用来搭配而不冲突的。春天,草木和墙上垂下来的爬山虎绿得幽深,朱门却自红它的,相得益彰。

 

二游艺圃
艺圃里的另一个读书地。主人的两个儿子在这个小院一人一个书房。小院筑以高墙,强调读书静心。门也盖得小小瘦瘦,总是强调收心之意。大树的影子投在墙上,随风轻摆,浓淡相宜,天然给巨大白墙做了装饰,一副好画。

 

 

二游艺圃

手机的色彩度不够,表达不出眼睛看到的小院。中国建筑里,有时荒凉了也是美。这个小院,好就好在有一个长石条案几。似乎是用来摆古琴,月明之夜,弹奏咏啸。现在没有琴,只这么一条长石几,似乎它把身后的朱红色小屋供了起来。

 

 

二游艺圃
用眼睛看的话,窗户外的水草,已经长得一人多高,很是茂密了。依旧是借景,在窗户外种植水草,这种看似无用的审美之笔,在中国园林中比比皆是。同样是苏州园林,留园与艺圃,截然不同。留园是商人的华丽,艺圃是士大夫的趣味。

 

二游艺圃
艺圃的书房,香草居。其实,如果不要下面的花,就更完美了。书能生香,不花亦美。何况匾额上的书法,已经足够补偿眼睛。

 

 

二游艺圃

压轴之作。艺圃主人书房,馎饦斋外面的天井。又一次,简洁到具有宗教意味。主人在这里长坐,看书,只有一扇小门通到这个小院。天井四合,封闭幽深。读书读累的时候,就抬眼看看。他看到的,或许就是我眼前的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只好猫
后一篇:弱者的书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