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
(2010-09-27 14:49:21)
汉堡有许多教堂。在任何一个地方抬起头,都能看到不同教堂的尖顶。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颜色,比如北京,是灰色青砖和红色门窗。江南,好像是白墙黑瓦。汉堡最常见的颜色是红和绿。红色砖墙,浅浅的灰绿色穹顶。在这一片灰绿色中,一个又一个教堂的塔楼,犹如一把把雨伞张开在城市上空。
教堂的钟楼仍然会报时,到一个时辰,它们就像约好了一样,一个挨着一个,不同声音的钟声,渐次响起,有的沉重,有的清脆,每次它们这样响起来,都要驻足静听。
圣尼古拉教堂让我想起泉州那座建于宋代的清真寺,一样的威严森然,一样的断壁残垣。在汉堡的任何一处,你都能看到圣尼古拉教堂,它很好认:黑乎乎的,像被火烧过。它的确被火烧过,1943年,英美盟军对汉堡进行了3天4夜的密集轰炸,共出动近3000架重型轰炸机,向城市人口密集区共投弹约1万吨。圣尼古拉教堂的墙壁部分是用花岗岩铸就,长条笨重的岩石在空中展示它们的残缺,它们斧劈刀削的伤口。从外面看,教堂依然完好,墙壁高耸,只是长达十几米的窗户上没有了教堂华丽的拼贴玻璃,只剩下空白。走进去,昔日做礼拜的教堂主殿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巨大的空场,还有一个塔楼。它从轰炸中幸存,竟然还能运行一座电梯。
在到圣尼古拉教堂前,我去了圣米歇尔里斯教堂,这是旅行手册上汉堡最有名的教堂。它以塔楼著称,花2.5欧搭电梯可以到塔楼顶端,俯瞰汉堡。我在塔楼里转悠,惊诧于它里面的砖墙:是汉堡最常见的红色砖墙,几乎每一块砖都千疮百孔,呈蜂窝状残缺着。再往上走,你能看到足足有十几米的墙,整个是黑的。残砖的地方,露出黑色下面红砖的本色。那很壮观,也很悲哀。那时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摧毁性力量能导致这样的形状。而圣尼古拉教堂比前者摧毁的更厉害:它只剩四面墙,一栋塔楼。剩下就是空白。空白比千疮百孔更彻底。
我去的时候是黄昏,空气里有细雨雨雾。我看完,一转身,看到墙角一个青铜雕像,巨大的空场此时暮色一片,只有那个角落打了一个昏黄的灯。那是个男人,坐在破砖头的废墟上,身体弓缩起来,手肘撑在膝盖上,脸埋在手掌里。像是哭泣。也许不是,也许只是悲哀。这是为了纪念那场轰炸里死去的超过五万名平民。
这大概是最好的纪念了,把蜂窝状的砖墙留着,让墙黑着,不粉刷它们,不用更漂亮更新的砖头代替它们。留着废墟,留着空白,什么也不说,只是哭泣,只是悲哀。
这是艺术和想象力给我们的慰籍。在语言无法到达的地方,它出现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