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局限,然后才可自由
(2010-08-22 19:23: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感觉 |
邦妮在博客中说到,她的朋友,绿老师(也就是我)和水木丁是灵魂里没有黑洞的人,而她,还在修复大大小小的碎片,希望能够完整,希望能够修复黑洞。
看到这里,我先大喜——狮子座最喜欢被人夸,不管夸哪方面都成。
但事实上,我不知道水木丁如何,我只知道我自己,灵魂中并非没有黑洞。这几天,我还在念叨卡夫卡的那句话:谁在活着的时候不能应付生活,就应当一手挡住命运,一手匆匆写下废墟中所见。
而且成年后的绝望不像更小时候的,因为更清楚生命的局限性,因为手已经碰到过周围的墙——这个方向是墙,那个方向也是,那么另一个呢?走走看。后来发现,似乎也是的。
生命的体验——我在好几年前写文章,特别喜欢用这个词,那时觉得深刻且美,现在发现,所谓生命体验,似乎就是发现更多的局限,让你知道此路不通,让你知道,你哪儿也去不了。
但是有位导演说(我实在记不得是费里尼还是侯孝贤了):知道自己的局限,然后才可自由。
他说的是拍电影。我理解为写小说,似乎都通。现在发现,从这句话,也能从四面都是墙的洞跑出来。这就是艺术的伟大,它承认生命的局限,然后仍然能飞升。
黑洞是什么呢?是崩溃,是让你渐渐丢失一些最宝贵的东西,你的感情,你的温柔,你对痛苦的怜悯之心,你对自己的相信的能力。
我们的灵魂里都有黑洞。我现在承认这一点。但我也发现,生命最奇特的事情在于,它很多最相互排斥、最背道而驰的东西都是紧紧相连的,比如做爱的器官紧紧挨着泌尿大便的通道,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到一个阶段的“不破不立”,比如,常常在痛苦无助而不是幸福圆满时,你发现另一个自己,强大无比。
有一次和朋友谈到鲁迅,朋友说,他是那么实际一个人,日记里谈论到钱,现实的令人吃惊。可是他又是那么诗意,无与伦比的诗意。
另一个朋友说,这就是张力。张力越大,他的创作力就越强。
黑洞是不是另一种张力,在黑洞的对面,是不是存在另一种力量,保护我们从洪水中幸存?
世间万物皆有缝隙,所以光才能透进来。科恩说这话,大概也是经过黑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