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8十大电影
(2009-10-11 22:30:53)
从9月26日开始放假,直到30号为止,我的时间都用来疯狂地看电影。不小心接受了《看电影》的任务,加入他们第一届华语电影优质奖影评人阵营,看看群发邮件里,还有邦妮。再看看水木丁博客,也在疯狂看电影,感觉像小时候做暑假作业:你做完了没有,我还差一点点。
下面是我的十大电影评选,其实,如果不是想搞平均主义,台湾电影至少还有一部《停车》可以排上榜单,而《耳朵大有福》其实也是在极难的选择中选择一部相对诚恳,讲点儿“人话”的大陆电影。整体看下来,台湾片给我惊喜最多,无论是披着文艺片其实是一部类型片的《海角七号》(虽然我没选它),还是不像海角七号那么火,但却远给人更多惊喜的《流浪神狗人》或是《停车》,显示出台湾作为华语电影重镇底下深厚的人文底子,是出过侯孝贤杨德昌的地方,那种气质不会认错;大陆电影整体错了一个档次,不管是之前大热的还是冷僻的,编剧想讲好一个故事,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一点点真实活着的影子。没有可信的职业,没有立得住的性格,他们更像是,仅仅作为故事的载体出现。
第一名
《天水围的日与夜》
一部气场强大的作品,气韵流转无碍,电影拍到这里,舍弃了种种噱头,变成比拼内力。讲小人物的状态,手法洗练克制,所以当后半部的女工黑白照片幻灯播放时,更有一种“史”的庄严动人心魄。
第二名
《立春》
顾长卫、李樯的合作,在这部作品里已经默契无间,各自都更松弛,作品也因此呈现了更多可能性。
第三名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
一部有鲜明“香港制造”印戳的作品,它的港片血脉不容忽视、奕奕生辉。藏戏剧性于世俗生活中,含而不露;论社会问题,但活色生香,流畅无碍。黄秋生饰演的保险经纪,是继“金鸡”、“麦兜”等之后大银幕上又一香港代言人,而结尾处的处理,又把人带回到往日港片的美好记忆。
第四名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钮承泽这次是豁出去了,勇气可嘉,遗憾的是,也因为此,有些显得图穷匕现,感觉上总差一点点:完美、深刻……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第五名
《耳朵大有福》
大陆作品中少有的真实、流畅之作。看过太多连故事都编不囫囵、人物生活在太空中的大陆电影后,这部作品更显得难能可贵。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和编剧,以及主演都尽可能地奉出了真实和真诚。
第六名
《流浪神狗人》
这是半部好电影。苏慧伦主演的那条都市中产线索比较乏味,但高捷的另一条线拯救了这部电影,他饰演的牛角不仅仅是抚慰人心,同时也承担了写意、抒情的责任,往往有神来之笔。片中的台湾风土人情浓郁生动,大量出现的宗教符号虽然有时显得突然,但导演总能将之圆转自如地圈入整个影片氛围,增添影片厚重质感。
第七名
《漂浪青春》
很少有同志电影拍到同志的老去、以及生活。这是部看完让人五味杂陈的电影,作品里的苍凉在很久后回想起来仍然挥之不去。老年阿彦和水莲的故事沉甸甸的如此有分量,而结尾竹篙和少年水莲故事的明亮,不仅赋予影片轻盈,也加重了回想时的苍凉沉郁。
第八名
《烈日当空》
一部让人看了不舒服的电影,它的勇气赋予它重量。
第九名
《长江七号》
感觉这是一个过渡作品,练手之作,周星驰还未能熟练将他新学会的武器融会贯通、从容自如地纳入自己作品,我猜想,《长江七号》下面,会有一部更“大”的作品出现,犹如当年《少林足球》之于《功夫》。期待星爷的下一部。
第十名
《文雀》
不是杜琪峰的突破之作,但制作仍然维持一个水准,对香港的即将消逝的风景的追逐热爱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这一点,是它作为商业影片的失败之处,也是它作为艺术影片的成功所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