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曲演员演话剧,会好看吗?

(2009-07-09 14:4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感觉

戏曲演员演话剧,会好看吗?

前几天看了尹韬的话剧《龙凤呈祥》。之前没抱多大指望,这半年里,看过的话剧也有一些,有的是当时看着好,回头想想味道索然;有的是当时觉得就不好——不好也分好几种:有改编名著力有不逮于是沉闷乏味的;有胡乱搞笑挠观众胳肢窝的,不一而足。

甚至以年为单位,我记得的住的,还就只有《备忘录》和《婚姻风景》,前者是本子好、过士行的导演好;后者是伯格曼的本子好。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赵立新主演。我觉得这些年话剧进入一个平民时代,这是好事(我可不想政治不正确),但话剧,也像王小波说写小说:远不是谁都能来上一手的。它需要很优秀的演员,大才子大导演焦菊隐在五十年代浩叹:现在还没有可以演哈姆雷特的演员。他的寂寞到现在估计也解决不了。

话剧不是选一些名人(不管他是主持人还是歌手只要是个名人就行),在当下的网络上找些热点话题塞进去就能成为话剧,就像尹韬的上一部《天作之合》,我很认真地看了,注意到编剧的用心:很多地方用了韵文,这得多热爱传统文学和古代戏剧才能这么给自己找麻烦。可是演员的表现堪称杀风景,把原本脱胎于京剧的一出可以很优美的戏剧弄得扎手扎脚,咽不下去。

所以我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走进保利剧院,《龙凤呈祥》一开始的一场,赵云跟乔国老的戏有点僵。因为剧情还没展开,全部靠一些“猪流感”、“荆州市房地产开发权”之类的搞笑点逗笑,一来小剧场话剧都搞当下热点,不算新鲜,大家笑点有所提高,二来,后来的剧情展开证明,所有的搞笑都是调味品,必须依附在正菜上才出彩,如果误把调味品当成一盘菜端上来,后果就是观众既吃不饱,也并不乐,观众并不傻。

刘备亮相,我心里暗喝一声彩。之前知道扮演他的王全有是评剧演员,我不了解评剧,但这次看到他刚一亮相,有戏曲演员亮相的气势(须知戏曲演员光一个“亮相”都要成千上万遍地练)。而且,好的戏曲演员在台上都有种气场,这是千锤百炼的多年练功跟舞台演出打磨出来的,跟好的话剧演员的气场略不同(比较一下袁泉在台上的光芒,是另一种),但同样“压得住台”。王全有也演电视剧,我同样没看过,无从比较,但《龙凤呈祥》的场景摆设、场面调度颇多地方渡自戏曲,这种背景的熟悉感或许让他更加从容。最后,王全有在评剧里是老生行当,唱过乾隆、李世民,这是王帽生的戏,既然这样,他演“刘皇叔”,也自然有一份“刘皇叔”的气度——一般话剧演员,可能还真不容易找这个分寸。

有了这么一个演员,相当于一个戏有了定心骨,后面涌现的古装山寨版“小沈阳”、丑角贾化都极尽搞笑之能事,博得掌声激烈,但如果没这么个定心骨定着,这戏也就是一出火爆的爆笑剧——那可就糟踏了尹韬的一片苦心。

关于这出戏,尹韬自述“也许可以称《新龙凤呈祥》为没有唱腔的戏曲”,这一句倒也算确切戏里很多地方运用中国戏曲元素,比如场面上一桌两椅(或数椅)的安置,武打场面都是戏曲中的套路,以及刘备孙尚香湖中撑船一场,没有船,而以人物的角度移动虚拟出船在水中悠然来往的场景,身为中国人,看到这些有血缘上的亲切感。它吸取了中国戏曲里的“写意”表达方式,置入话剧,把一个本来简单的故事叙述的娓娓动人——如果没有那些“写意”勾划出来的空白和联想,没有戏曲中“程式化”的表达方式,这个故事很难说会有现在的力量——结尾一场,更是明显。

不过有个地方,真难为了这个戏的编剧,孙尚香和刘备站在镇江轮流为它做软文,“男人是江,女人是海,绕多少弯,都得扎到女人怀里。就像眼前这能包容江河的海它就叫镇江”“镇江,是一个能让男人懂得女人的地方”……不是不明白,演出开场前的一等奖:双人镇江游不是白来的,但在一出优秀的戏剧里看到这些,多少还是感到无奈。幸好,这一段的出戏感很轻微,紧接着的一声“孙子”,贾化的出场又将大家带入疯狂大笑中。

看戏的过程中,我感觉本戏的许多演员都是戏曲演员,后来查资料印证了这一想法,不但俏赵云跟周瑜都是京剧老生,丑角贾化也是科班文丑出身,他们在舞台上你来我往之间,有种默契,这种默契可能是一群话剧演员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的,默契给了这出戏凝聚力,和与众不同的味道。


这出戏将在7月15日至29日在解放军歌剧院第二轮上演,值得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