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亡与生命——再看纳尼亚传奇

(2008-02-09 19:08: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梦
    06年在电影院看《纳尼亚传奇》时,我对它并没有太大感触,觉得它蛮幼稚,但场面拍的还不错而已。
    前天在电影频道又看了一遍,忽然意识到这部电影与《圣经》之间有某种联系。
    电影里说,整个纳尼亚受一部《高深魔典》的控制。这部书在电影中只被提到过一两次,然而它却支配着这部电影的整个逻辑。
   当中的万兽之王,阿斯兰在与新约中的耶稣遥相呼应。它为了叛徒而死,孤身走向敌人群中,经过群兽的羞辱,嘲弄,和殴打,被剪去毛发后死去。这种死法,让我想到新约中的耶稣,同样是经历了同类的羞辱,嘲弄,身体上的极大痛苦,而他是为了这些人而死,为了所有人身上的罪;阿斯兰在走向敌人之前,忧伤而彷徨,这让我想起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耶稣,他"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7-39)。当时与阿斯兰同行的是两个女子,她们看到了阿斯兰的死亡过程,并且陪伴它的尸体度过了一个夜晚,天亮后,她们目睹石台崩裂,阿斯兰复活——而新约中,耶稣死去后,几名希望用香膏为他擦拭身体的妇女,目睹了坟墓洞开,耶稣复活。
   查资料,写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S.刘易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所以也就不奇怪,纳尼亚系列为何能处处看到与圣经的遥相呼应。
    这部电影的核心,是那部只被提到过几次的《高深魔典》,它的法则被提到只有一次,是解释阿斯兰为何要代叛徒去死,并且为何复活:“如果忠诚者为了背叛者而死,石台会崩裂,忠诚者会复活。”而我看到这里,忽然明白了圣经里我的一个疑问:为何耶稣一定要死?
    为何阿斯兰一定要死?虽然它强大无比,所有的黑暗势力都惧怕它,但那时的彼得露西等人,都将会依赖它,而自己毫无力量。它的死亡,却将勇气与爱注入到人们心中。就像耶稣,他活着,虽然可以医人救命,可以用五饼二鱼喂饱上千人,可以让瘫子行走,但他不能让他们获得心灵上的坚信与强健。他活着,不过是一个有法力的人,但他死去,却变成为一种信念。(当然,这里还有更复杂的一些问题,诸如死亡与救赎,以及耶稣复活的意义,但我一时也讨论不到那么全面,所以先就这样肤浅地说一说吧。)
   在某一个空间里,死亡和生命的意义并不是我们眼见的那样定义。以此类推,很多事物的定义,也并不就是约定俗成的那样。这是重看《纳尼亚传奇》,我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找到一种生活
后一篇:职业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