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开始是一块猪肉。说是因为去年猪肉卖不上价,饲料又贵,造成“母猪存栏数有一定程度下降”,于是今年猪肉涨价了。猪肉涨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基本不吃猪肉,这跟我没关系。
再然后是兰州的牛肉拉面。它们涨了,我很高兴,因为我不在兰州,它们涨也涨不到我头上。
然后是方便面。方便面涨了,我很高兴,因为我也不吃方便面。
肯德基跟麦当劳也涨了,我很高兴,我又不吃肯德基和麦当劳。
但是我忽然不放心起来,这时我发现,原来奶制品、豆制品、食用油、还有马兰拉面等快餐都悄悄涨起价来,即是说,涉及到民生最基础部分的大部分都涨了价。我有点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可以不喝牛奶,不吃豆制品,不吃肉,少用油炒菜,不去马兰拉面吃拉面——好吧我只吃蔬菜以度此艰难世事,可是,新闻又说,因为连日下雨,加大蔬菜运输难度,有可能造成蔬菜市场的涨价。
我知道它们涨的并不多,不超过20%。一袋方便面,可能只贵个五毛一块。这点钱,在许多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我的生活费本来已经紧张到计划到每一百块钱都有了用处?如果我再也省不出来这每月涨出来的百来块钱?并不见得单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额外多发些工资。
基础民生材料的大面积涨价,直接受害者是城市贫民,以及中下层白领。我们本来已经艰难的生活,将被这次涨价锯出缺口,更难维持。
我一直记得贾樟柯说过一句话:不能因为物质越多这代人就会更加幸福。我更加想关注的是在这样的变革中,是谁在付出成本,是什么样的人在付出成本。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我国的GDP持续增长,在这个背景下面,是谁在为此付出成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