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倚马在天津红了
戏唱完,丫头,小于,倚马三人上去献花。前两个人跑得快,等倚马跑上台时,幕布已经拉闭,倚马同学,抱着花,在舞台上左冲右突不知道从哪儿进去,台下本来还静悄悄等,后来有人就叫好,鼓掌,倚马同学回转身亮个相,娇羞无限地瞪了一眼台下,继续掀幕布,终于给她掀进去了。丫头,小于,人家都只看到背影,只有倚马是正面亮相还得了彩,我们说,倚马在天津红了。
二,互相打气
戏唱完,瑜老板马上要去机场。但她说想见一下我们。一帮人在后门等。有人眼尖,说,男人都自动站成一堆儿,只有老六不嫌弃,跟咱们站在一起。老六被提醒后,羞愧交加地过马路归队。然后有人说:她们站在宾馆门口,你们看像什么?
我们抬头看看,可不是,一帮女人站在宾馆门口,唧唧喳喳说个没完,趁着身后的牌子:24小时热水,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免费收看……你说像什么?
“像姐姐妹妹站起来。”“像职业女性。”
“像互相打气”,智慧的老六做出了最人文的答案……
三,场面极其感人
瑜老板出来了。离得很近。中途杀出来几个戏迷,签字,合影。我们这帮人都不好意思,往后站站,等她签完。但是……人越签越多,很快瑜老板就在人群里消失不见,路过的人都在纷纷相问:怎么回事?谁?哦!王佩瑜!……加入战团。
不过几步路,可是说上话恐怕是不能了。
老六离得近,也陷入人群不见。半晌,马搴奋力把瑜老板护送到车上,车徐徐开走。问老六:说什么了?
他只是默默地向她挥了挥手。“场面极其感人。”
四,砂锅李
前几次去天津,我都没去。这次吃饭时间,直奔砂锅李。过来尽地主之谊的张老师,诧异地说:你们怎么会觉得这儿特别好?
“我们真觉得这儿好吃。”
张老师试图理解这件事:你们北京人吧,可能是大鱼大肉吃多了,所以换了新鲜口味就觉得好?
我们看看桌子上的“大鱼大肉”,嗫嚅道:不是哇。就是真觉得好吃。何况每次来他生意不都是特别好吗?
“生意是好,但不至于——不至于让公路在博客上夸成那样!”张老师终于说出了他耿耿于怀的事情。咣咣又悟了:公路,张老师是觉得你广告价位卖低了!
恩,大排不错。我这个半素食动物,吃了一块,也忍不住又吃了一块,又吃了一块……公路更是大开大阖,筷落惊风雨,下手如有神,夹了一大块大排,全桌人为其气势所夺……
五
喜欢天津。我们去的中国大戏院是一九三几年的建筑,很朴素。里面是矮矮的两层,深色座椅套,深色幕布,两边的“安全出口”叫做“太平门”。前后左右看戏的都是普通百姓,散场后都穿的很普通,可以去顺路买菜回家做饭的样子。跟在北京看戏的感觉不太一样。在北京,几次看郭德纲,看京剧,身边观众都衣冠楚楚的。可是天津的观众更懂戏。有人轻轻跟着唱,有人一直在跟身边人讲,感觉像在电影学院看电影,没外行。看戏对他们,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六
其实真正的饭局六件事还没有开始。我先回来了,大部队留在天津,刚刚开始喝酒。晚安,北京腐败队伍天津小组的成员们。晚安,天津。晚安,北京。
出于编辑的职业病,忍不住(真是忍不住)要把相关的资料做个链接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