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二周:有时候绝路也是一条路
那其实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段,但荒谬的是,我竟然不知道。
不,我明明是知道的——这话怎么讲,才能既诚实又不矫情。
我只能说,当时的我,像陷身在一场浓雾里,越走越远,我能感觉到脚下地面起伏不平,不时被绊得踉踉跄,能嗅到时浓时淡的恶臭。我摔倒又挣扎着爬起来,我宽慰自己说:“没事的没事的,谁还能没点儿磕磕绊绊。”但剧痛传入肺腑,手心全是粘乎乎的脏东西,不好的联想拂之不去——我是不是,是不是,一直走在一座垃圾山上?我不敢看,不敢问,对闲人,我敷衍;对爱我的人,我甚至,说谎。
偶有大风,把雾气吹得淡薄一点儿,眼前所见,令我心沉到底。那只是转瞬即逝的片刻,刹时间,周围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是不被承认的暗夜,是普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人间劫。
为什么始终自欺欺人,为什么没有勇气止蚀离场?有一年,我在沈阳大帅府,那已是一座博物馆,游人三三两两,一部录像机反反复复播映着同一个画面:少帅张学良在告别几十年的幽禁岁月,终于能够赴美,记者们一拥而上,第一个问题就是:“当年,你为什么不抵抗?”——当日寇入侵、生灵涂炭,为什么你什么也不做?那年,张学良已经九十了,我看见他低下头,艰难而含糊地说:“当时,我没有想到……”我隐在墙角的阴影里,突然迸出一脸泪。这是他一生不断自我拷问的问题吧?也许在心里几万次模拟过答案,面对提问仍然如斯艰难。就像我,任何时刻,睡前、醒后、拥塞的地铁里、谁人的怀抱里,都会凭空有一把硬塞过来的话筒,撕破沉重的空气,听不见的声音在逼问:为什么始终自欺欺人,为什么没有勇气止蚀离场?为什么?我无法用一句“没想到”回答自己。
我无数次整理答案,试着缝缀事件的破绽,剪掉细节的线头,却一次次发现:过往,如同一张破败不堪的旧麻布,千疮百孔,还在时间里不停风化。许多真相,也许等我走到冥河之畔,也无法得知——知道又如何?普通人原没有快意恩仇的机会。
女人的愚蠢,我很熟悉,我也是蠢女人之一。陷于绝境,一切无能为力,我竟以匪夷所思的理智决定:我要生个孩子。思路大概是:也许有了孩子,这些过不去的坎就过去了。——需要解说这逻辑的荒谬吗?我听过多少人说过类似的话,我一一解劝,恨不能掏心相告:不可能的,只会将你拖入更深的谷底。但这解劝只是泛泛而谈:我知道她听不进去,我知道还有很多话,她没有告诉我。
应该庆幸的是:时至今日,我不曾后悔过当初的决定。不曾。
明天,我的 新 书 发 布 暨 读 者 见 面 会,欢迎大家直接空降哦
||
8 月6 日(周六)15:00 — 17:00
||
字里行间华贸店(朝阳区建国路98号华贸19CLUB 3层,大望路地铁B口,58路, 312路, 382路,八王坟东站下,TEL:010-6530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