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感话题

(2009-06-09 08:48:04)
标签:

杂谈

一.美国大片

 

在美九日.参加纽约书展.还去了费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

如果要选一个难忘片刻,是在美国国会白色的"宫殿"里看了场电影.说是电影,就是约二十分钟的宣传片.介绍美国历史\华盛顿建城以及美国国会的.开头是航拍的国土,第一句是"美国是三亿多人民建设的联邦..",中间讲到南北战争,战火中国会山上的工人们没有停止,因为林肯说"还是继续建设我们的首都吧,这会给人民带来希望".

结尾,是一长段连绵闪现的航拍镜头,话外音说"在这个国家,每一个公民的声音,从每一个街头巷尾来到国会,都会被传达,考虑,辩论,结论,形成这个联邦的声音....."

 

二:中国流感

 

在那边看电视和报纸.看到科比步莱恩特的名字100次,看到奥巴马的名字1000字.

但从未看到一次H1N1或FLU(流感)的字眼.

看国内的网络,则铺天盖地.美国是"极度疫区"!

似乎我们生活的并非同一个地球.

两个国家有不同的政府,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防疫和医疗基础,也有不同的人口密度.

相对来说,美国和欧洲都对此流感很不重视.

亚洲,包括香港,日本则比较重视.

但是,我仍然认为,中国政府对流感表现出了"反应过度".

毕竟只是感冒,不是以前的SARS(那是肺炎).且不说中国几十例,无死亡病历.就以全球一两万,死亡几十例来算,其基本相当于每月全球拉肚子或走路摔交而致死者.

中国政府对流感的过度反应与开放的国际性的大国身份不符.应削减90%的对流感的关注,投入到实际远远更严重一万倍的爱滋病问题多好.

并且,由于控制和隔离H1N1恰好发生在"敏感时期"(八八时期?).正易给外界联想空间.

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