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总结陈词
记不清这个专栏持续了多少时间,三年?四年?还是五年?当时接下这个活儿的时候,断不曾想到竟然写了这么许多篇。乃至后来每周一“交作业”竟然成了和公司开例会一样稳定的日程安排,也习惯了在看完门户网站的读书、体育、财经频道之后再扫一眼“娱乐”。感慨难怪牛顿力学定律强调“惯性”之强大。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上海电视〉改了全彩版,从我们做出版的角度看,每一个“印张”的成本更高,我是不是也该为创造集约型社会做点贡献?笑。盖因几百篇下来,其实所有的对娱乐文化百般万象的基本态度,早已说过,恐难有新意。于是选择这个雪灾过去春天来临的时候告别,当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感谢编辑部的同仁老师,租俺这么一亩三分地,任由本农摆弄,其间还做了许多“割草”(校对)“浇水”(编辑)的工作。编辑大人们都很有涵养,连“催租”都那么雅致,每次俺都很害羞地赶紧打开电脑狂写。
也要感谢广大的读者,在这个消费者和粉丝都越来越有话语权的年代,我知道自己的粉丝只有丈母娘和她的几个老姐妹,可是几年下来竟也没有读者联名致信去电给编辑部要求撤换本专栏,乃使本人终于坚持到“光荣主动退休”的今天,俺感谢群众的宽容。
至少是部分原因,因了这个专栏,似乎和上海电视圈有了一点点联系,结交了不少威海路(上视)或东方路(东视)的朋友。其间去做嘉宾凡数十次,节目计有〈舞林大会〉〈家有仙妻〉〈理财宝典〉〈上班这点事〉〈明星周报〉《谁来一起午餐》等,赶在凑巧的时候,有几次去加油站超市什么的,人家会疑惑地问“你是电视台的吧,昨天似乎看见你”。每次我都赶紧回答,“我是在电视台门口拉零活的,有时节目人凑不齐导演会到门口来拉人,十块一位管盒饭”。我还记得有次在万航渡加油站,阿姨竟然知道我的名字,还说经常看我在《上海电视》的专栏,并且利用最高权限,在加油已满金额的情况下,毅然又摁了一下油枪,给我多加了五分钱的汽油。阿姨,我谢谢您啦!
给所有的你们,比大雪还丰厚的感谢,比春光还明媚的祝福。诸位,青山绿水,各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