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读情报告

(2008-01-25 10:57:07)
标签:

杂谈

 (该文为曾为ELLE写的一篇小文,存档与此.)
 

这完整、真实而丰富的阅读时代

--------2007读情报告

 

这一年的秋天某日,一位作家拉我一起去他的某位朋友M君家做客。冒着大雨赶到,M君热情迎到楼上,宽阔的餐厅里空荡荡摆着一张八仙桌,没有菜,只是数十只大闸蟹和一老坛黄酒。三个人吃蟹喝酒,风卷残云。饭毕到楼下喝茶,更添惊奇,原来楼下二百平米的房子,全部房间和角落都摆着书架和满满的书。M君展示了他三万卷的藏书,光各个年代的诗集就有一面墙。

哦,忘了说了,M君原本是个诗人,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个和许多人一样的狂热的贫穷的诗人,后来坐过牢,出来后就是伟大的经济腾飞的90年代了。误打误撞卖起了房,赚了钱,差不多够这辈子花的了。于是退休,每天待在这两套房子里,楼上流水席,吃饭喝酒,楼下谈天,读书,颂诗。“常常谈得晚了,客人就睡在这书房里。男男女女我这书房住过不少各地的文化人哩”。诗人骄傲地说。

 

那天很晚才走。作家问我,今天好玩吗,我点头说,恩,很八十年代。

 

正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这个国家经历了恢弘的思想启蒙和文艺复兴。作家和诗人成为社会精英,阅读成为全民时尚。当然,属于图书的年代并不久远,甚至远没有广播和收音机统治传媒30年(建国到70年代)那么幸运。经历了80年代末剧烈的通货膨胀中的彩电抢购风潮之后,电视完成了全面普及,更要命的是,王朔和冯小刚们弄了《渴望》,CCTV5的兄弟们开始半夜直播意大利世界杯,连新闻部的伙计们都在大清早开播了完全不象《新闻联播》的《东方时空》。坏了,变天了,电视轻易击败了书籍,王朔和余秋雨们当起了自己的掘墓人。在整个90年代,作家们看着赵忠祥、倪萍、杨澜、白岩松们领导畅销书榜单。

 

纯文学没落了,诗歌死了。人们焦虑地说。

 

在新世纪过去的七年中,完成了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和电视并驾齐驱的强势媒介。在网络诞生一个个财富新贵的同时,文学也依托网络完成了三代传承。首先是在00和01年,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财神们开辟了“网络文学”流,让70后成为写作和阅读的主力。其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撑起迄今仍然堪称市场主流的80后作品。而最新的一代,则是以韩国少女可爱淘开创迅速由饶雪漫、郭妮、明晓溪领衔的“少女派”,故事的主角已然是90后的卡通女生和满纸符号语言了。

 

在阅读年龄不断降低,从而事实使“16-”成为读者的“黄金年龄”的时候,依托一台无比强大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于丹接过易中天的旗帜,继续传统文化普及的“运动”,数百万册的销量发现和发展了由退休工人为主的“60+”读者市场。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历史性的完成了阅读台阶:郑渊洁、杨红樱、J。K。罗琳(8-12岁)-----饶雪漫、郭妮、明晓溪(12-16岁)----韩寒、郭敬明、张悦然(15-20岁)------安妮宝贝、骏、慕容雪村、冯唐(20-30岁)----王朔、余华、毕淑敏、贾平凹(成年知识分子)----于丹、易中天(老年或非知识分子成年读者)。

 

在2007,新的媒体和娱乐仍在发展,国民阅读率依然在下降,王朔轰轰烈烈的“对高级知识分子的人口普查”似乎并不完美。但是,看看如上的那些名字,他们都为自己的读者热烈地写作。阅读这项古老的活动仍在传承。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