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给我最大的提示是一定要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

(2008-05-17 12:10:22)
标签:

房产

soho

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开发商

潘石屹

中国

财经

分类: 网友互动

 

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5月12日地震当天,您在哪里? 您感觉到地震了吗?您当时是如何做的?

  潘石屹:地震发生的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面写博客《考卷之外的补充》,先是发现我书架上的一个镜框落到了地上,我以为是风吹下来的,然后就感觉到一阵头晕,我又以为是中午没有吃饭导致低血糖的反应,之后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地震了”,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地震。因为马上要赶去机场,就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没有跟大家一起跑下楼。收拾完行李后,在新浪网上看了一眼,才知道真的发生地震了。网友们的留言很多,从这些留言信息中得知,全国许多地方都有震感。再仔细搜索了一下新闻,知道了地震的中心在四川。

  坐车赶到首都机场后,在新浪网上查询,信息显示说可能有4人死亡,多人失踪。3个多小时后下飞机到达香港,又听到有消息说,估计有3000—5000人死亡。到饭店后就打开电视一直看到深夜,很晚很晚,非常为四川灾区的人们担心。当即决定,第二天早上,也就是5月13号早上7点钟在我的房间召开会议,我们一起为在这次地震中伤亡的人祈祷,并决定通过北京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200万人民币,公司所有的同事也都在自发捐款、献血。

 

  网友人在旅途:在中央台看到新闻播音员在救灾直播中情绪激动多次哽咽,当您在新闻画面中看到那些遇难的孩子时,您落泪了吗?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潘石屹:这几天,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灾情的时间很多,看到那些遇难小孩的画面,真不忍心看下去,常常流泪,因为我们也都是孩子的父母。这几天连续参加会议,我问到许多人,大家看到这些电视画面时无不为之动容和落泪。在这些电视画面中,也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情。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年龄和我母亲相当的温总理在废墟上来回奔波,手里拿着喇叭指挥救灾,给大家鼓劲。

  这几天看到的这些画面也让我想了许多,觉得有一些事情是必须去做,而且要做好的。有一些华而不实、可有可无的事情就可以不去做。如果说以前做与不做的界限还比较模糊的话,在这些电视画面的冲击下我心里更清晰了。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看到给小孩最大伤害的是那些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水泥)板堆在废墟中,但在这些倒塌的建筑中,很少看到比较坚固的结构。这些画面让我更坚信,在建房子的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是人们生命的保证。至于那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已显得不重要。至于在媒体上无聊的争吵更是只有坏处,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网友“神明”:您的公司有没有来自地震灾区的员工?如果有,你们是如何帮助这些员工的?

  潘石屹:据我们了解,我们公司还没有来自灾区的员工。

 

  网友“阿松”:汶川地震爆发后,很快就在媒体上看到"SOHO中国向灾区捐款200万元"的报道。SOHO中国有一套针对社会突发灾难的快速慈善救助机制?

  潘石屹:SOHO中国公司根据过去近十年来捐款的经验,在去年年初确定了SOHO中国基金会未来服务社会的基本方向:第一,教育;第二,由SOHO中国公司全员参加。因为我们发现,只有通过教育,个人、家庭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应急的捐款,像突发的天灾人祸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看到许多学校坍塌了,我们非常担心我们在甘肃天水、青海黄南州捐助建设的那些学校,因为这两个地方离地震中心都不远。通过询问,这些学校都没有受到损坏,只有天水一所中学的一堵围墙倒塌了,但并没有人员的伤亡。

  这次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一定要注重建筑的安全,尤其是像学校这种建筑的安全更为重要。

 

  网友“鸡蛋挑骨头”: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包括SOHO中国在内的不少房地产企业行动都很快,你们是不是害怕又出现"地震面前房地产商集体失踪"的报道?

  潘石屹:“房地产商集中失踪”是《中国青年报》在上次南方雪灾发生后使用的词语。而实际情况是,上次雪灾许多房地产公司都捐了款,我也在捐款的现场看到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去捐款现场捐了款,但“雪灾面前房地产商集体失踪”的报道还是在各大网站和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这次地震发生后,我也看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迅速地行动起来为灾区捐款、献血、提供物资、提供设备,这些都是让人非常敬佩的行为。

  在短短三天,房地产公司和其他行业一样帮助灾区。我看到已经统计到的房地产公司的捐款超过4.2亿元人民币。无论这些公司捐款多少,都为灾区的同胞、地震中的受难者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我对每一个捐款的人和公司表示敬佩。今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持续地去做,尤其我们自己房地产开发商在灾后重建中,我们的专业和我们的经验将会更有用处。

 

  网友“来自甘肃”:潘总,我和您是甘肃老乡,听说咱们甘肃也有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您了解具体情况吗?您家乡的村子受到损害了吗?您会为家乡受灾的老百姓做些什么吗?

  潘石屹:地震发生后,我马上询问了村子的情况,村子里的房屋基本没有受到损失,只有个别围墙坍塌了。

  我们在今年年初就计划,会抽时间到我们捐助过的学校去看一看,看看那些我们捐助学校的工程进展情况。同时,SOHO中国基金会今年做的一个服务项目就是资助北京12所大学里最贫困的1200名大学生,我们也希望这些大学生中能有一部分同学抽出一段时间,由我们安排去青海、甘肃做志愿者去帮助这些学校的孩子们,我们也会号召公司的员工积极参与这项志愿行动。

 

  网友“七喜弟弟”:听说SOHO中国除了以公司基金会的名义为灾区捐款之外,还动员公司员工捐款,有些员工还自发地去献血。这是你们公司企业文化倡导的吗?

  潘石屹:“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是我们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不仅那些遇到灾难,遇到困难的人需要帮助,我们也需要付出,在付出和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SOHO中国基金会每一项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公司都是全员参加——员工的家属、员工的孩子们等都会一起参与我们的每一项服务活动。我们相信只有为他人服务、为他人服务,我们自己才能成长。我们才能真正的快乐、幸福。

 

  网友“OPEN”:从新闻上了解到此次地震毁坏力非常大,想请教您,此次地震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会对中国和北京的楼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潘石屹:这次大地震发生后,我正好在香港,听到许多经济学家说,此次地震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不会很大,也看到他们写的文章中也提出这样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每一次大的灾害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不能透彻理解这个说法,也不知道这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和道理支持这种观点。

  对中国的楼市,我想也一定会造成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现在还难以评估。对重庆、成都这些离地震中心比较近的城市影响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网友“不准骂人”:以万科、SOHO中国等为代表的大陆房地产企业在地震爆发后,很快就采取了捐款救灾的行动。但网上立即针对房地产公司的捐款数额发生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只要采取了行动就应该给予肯定,捐款的具体数额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不能强迫;但也有人认为房地产企业作为最暴利的行业,目前的捐款额实在太少。万科的王石专门以博客的形式对此做出了回应。请问潘总对此怎么看?

  潘石屹:我们公司为社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计划,还有捐款的数额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妥善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安排,目的是尽量把有限的资金、精力、人力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尤其是被忽视的、大家关注不到的地方,我们也希望我们SOHO中国基金会的每一项服务都能够取得最大的社会回报,并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在每一项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只注重捐助后的实际社会效果,对别人做什么样的评价,说好说坏我们并不在意。

  王石先生谈到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会和一些专家一起考察地震后的现场,为成都的建筑做出必要的安全鉴定,我想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把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建的大量房子都能够纳入基本建筑结构质量保证体系,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这几天许多专家受到地震的警示,与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建房子的过程中做得更好。

 

  网友“大爱于心”:不少专家看过地震灾区的电视画面后,都指责倒塌的房屋是"豆腐渣工程"。您以专家的眼光看,那些建筑真的是"豆腐渣工程"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这次灾难,您对未来的房屋建设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建议?

  潘石屹:的确,通过电视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东倒西歪的水泥预制板,很少看到圈梁结构,我们看到花花绿绿的瓷砖装修、装饰,看不到任何保温材料,当然,这些地方的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一定也是跟不上的,目前大城市的污水都没有百分之百地处理。这就需要许多专家和我们大家共同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在未来的工程中尽量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结构的安全,建筑的环保,和垃圾污水的处理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否则还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网友 “火眼金金”:有人在网上说,您把捐款200万写在博客里是您"最伟大的一个广告",是您"潘氏品牌营销战略"的精彩体现,您对此怎么看?

  潘石屹:5月13号的上午,公司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我是在进入会场之前,匆忙在一张小纸上简短写下了对汶川大地震的感想,也就是这段博客这和营销没有关系。

 

开发商应该主动调整,不要不见棺材不落泪

 

  网友“丁丁”:感觉朝外SOHO的人气越来越旺,不知道你们写字楼的出租情况如何?如果想租你们的办公楼应该具体找哪位?

  潘石屹:朝外SOHO的出租刚刚开始,由于朝外SOHO地理位置优越,处在CBD最繁华的区域,交通也很方便,出租情况很好。那天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从窗户往下看,满院子、满马路上都是人,我真没有想到朝外SOHO已经入住了这么多办公的人。

 

  网友“前行”:投资商铺的风险因素都来自哪几个方面?社区商铺和商场店中店式商铺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投资风险?

  潘石屹:商铺的投资有很强的专业性,它的风险和收益相对都是比较大的,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好的商铺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公寓和写字楼的回报率。对商铺的投资来说,最重要的是地段。

 

  “家和网”记者李维:您透露,近期所接触的"地主"都急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土地的交易市场趋向宽松。这是否意味着全国将可能形成新一批的"烂尾楼"?房地产项目从拿地到形成供应大约一年,如果按一年计,那么一年后是否将面临供给大幅下降从而供不应求的局面?

  潘石屹:一些城市大量烂尾楼的形成,如海南、北海等都是整个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突然断裂了。而其他一些城市,例如像北京也有烂尾楼,但这种烂尾楼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纠纷、官司所造成的。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偏紧,但是,如果房地产行业内部把建设资金调整到合适的比例,就不会出现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断裂的局面。未来一年,房子的供应量如果是在资金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会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局面。

 

  “家和网”记者李维:从传统周期看,每年三四月份之后,成交量会有明显回升。但今年4月份成交低迷状态还在持续。价格走势是否会出现盘整,打七折、八折的楼盘会否成批出现?您认为相对而言地段较远的小户型项目受到的影响较大,贵公司名下项目销售是否未受任何影响?

  潘石屹:的确,今年的第一季度,包括四月份,成交量和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下滑,但价格并没有出现下滑。如果这种市场的低迷还会持续下去,会加快房地产行业内的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缺钱。

 

  《当代金融家》刘立新:资金链断裂可能波及到越来越多开发商,银行作为开发信贷的提供者,其风险也呈现出来,使得有人说在房地产业低迷时,要死银行先死的说法,您对此是怎么看的?银行与房地产商的关系如何理解?

  潘石屹:主要是房地产发展商得未雨绸缪,在资金短缺的2008年事先要做出合理的调整,就不会发生资金断裂的情况。资金断裂、公司被银行查封等局面只是属于那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房地产开发商。银行这几年非常注重他们贷款的风险,不断提高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门槛,如果严格执行这些文件,银行是不会承担什么风险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出现风险,那只可能是那些关系贷款和违规贷款。

 

  《当代金融家》刘立新:最近,内地公布了CPI数据,央行同时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形势更加严峻了?这种进一步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加速您提出的房地产行业的"百日剧变"?

  潘石屹:我在3月22号提出房地产行业资金偏紧,面临一个调整期,结果被媒体演绎成为“百日剧变”。对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我没有更好的比喻。我想起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金属材料在拉伸的过程中,虽着拉力的增加,分三个阶段:弹性变性阶段、塑性变性阶段和断裂。

  这个时期,“百日剧变”的时期是弹性变性的阶段,只要房地产企业业能够很理性地主动进行调整,房地产行业就不会受到很大伤害。但如果国内继续实行更严格的货币从紧政策,国际资本市场的次贷危机阴影迟迟不能过去,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额又不能很快恢复,加之由于去年房地产开发商过度花钱购买土地等等造成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这种“弹性”调整可能就会转变成“塑性”变形的阶段,这种调整的标志就是房地产行业受到破坏,企业有些被银行查封,房地产行业失业率的提高。这种情况如果发生是不能完全恢复的,是具有破坏性的,我们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

  最糟糕的情况是塑性变性阶段后发生的断裂。这就是经济危机。

  目前的情况还在可以恢复的弹性变性的范围内。

 

  《当代金融家》刘立新:您之前在博客中提出的绝大部分房产公司速动比率低于正常值,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为什么会想起用一个专业的财务数据判断一个行业或者是企业的?有人认为,速动比率对资金方面不具有参考价值。"年报反映的才是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单靠一个数据来简单判断,对此您怎么看?

  潘石屹:上市公司的年报是最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依据几个指标可能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的问题,例如银行的存款、短期负债的比率则能看出这个企业负债率的高低,有没有偿还、或短期之内有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和风险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