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还是要看到中国房地产进步的一面

(2006-10-12 13:44:54)
分类: 网友互动

——我对《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重要前提》一文部分网友评论的回复

网友:中国环保
2006-10-11 10:35:18
房地产的公开恐怕是难事,监管机构的缺乏,何来公开公平之言?

我的回复:房地产市场的公开一是要有监管的机构,二是要有监管的手段。在今天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监管手段。几年前,许多人买房子上当受骗,买到了没有产权的房子,买到了没有土地证和预售证的房子,但现在,政府要求所有的房地产项目都要进行网上的交易和签约,如果买房人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政府的官方网站就不可能再上当受骗。如果有个别人为了图便宜,明知道是没有预售证的房子,他也要去交钱购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有他最终吃了苦头才会反省过来。
土地的交易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每年土地交易的成交额非常巨大,尤其是在出让环节,政府下发了许多文件要求土地的出让必须公开,即采用“招拍挂”的办法,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走过来了。但“招拍挂”不应该是一个形式,一个幌子,它的实质是要让土地交易过程公开。同样,土地出让公开的最好手段也是互联网,所有交易的记录都在互联网上公布出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查询这些交易记录。如果有人一定要胆大妄为,在“招拍挂”上面做手脚,那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大家会看得很清楚。

网友:平平
2006-10-10 18:43:37
老任的意思不是反对公开,"公开了,不公平,岂不是更不公正了?"我理解他是这个意思。
你乐观些,说:要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做到公开!
而我认为:可以用行政手段做到公开,但是没有监督,公开了却不见得有公平和公正!

我的回复:在犯罪的行为中,趁别人不注意,小偷小摸的行为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真正在马路上,在公共场合中,在众目睽睽下明火执仗,拦路抢劫的毕竟是少数。公开可以更好地限制那些见不得人的,趁别人不注意小偷小摸的行为,在今天中国土地的市场上,真正明火执仗,要拦路抢劫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网友:自然而然
2006-10-11 08:13:23
同意任的观点.公开了,就解决问题了吗?
用什么来保证公开的信息是真实的呢?可信的呢?正确的呢?

我的回复:的确,如你所担心的,公开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公开信息背后不一定就没有猫腻,但信息一旦公开,政府监管部门、同行就可以针对这些公开的信息进行质疑,如果信息都没有公开,你凭什么去质疑?你又能质疑什么呢?

网友:不老童
2006-10-11 10:48:34
公开肯定是走向公平和公正的第一步。
但仅是一个公开的样子,是不够的。通常的说法叫作秀。--全搞假的公开,是没意义的。
假的公开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这相对于全暗箱操作,当然是一个进步。
如何真正公开,如何通过公开这种形式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才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努力的。

我的回复:我这篇博客的意思是不同意任总所说的“公开了,但做不到公平、公正比不公开更糟糕”,我认为公开是走向公平和公正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交易,就谈不上公平和公正。

网友:少见多怪
2006-10-11 10:36:52
上海今年一号土地公告中公布的20幅地全部带回购条件,都是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以上回购,回购比例最高达到百分之百,比北京还要荒唐。

我的回复:上海市“招拍挂”的20块土地我没有仔细地去研究,但是如果是在标书中带有回购的条件,而这种回购条件的价格又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回购率又非常地高,这一定是不合理,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这种房子的回购在税务部门看来一定是一种交易行为,当交易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格,是不是涉嫌偷税漏税?

网友:殷舞妍
2006-10-12 09:43:14
"中国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渐进"的过程"--我认为不然。
看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从戊戌变法到三民主义,哪一件是成功的?改革因为顾忌和软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彻底的革命,才可能扭转时局,扭转关键。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走向了严重的畸形发展的地步,在这几十年中积累了太多的诟病,若只是用改革这种慢性手段,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只有痛下"杀招"才可能快速得到改观。
问题是,政府并不想这么做,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而是他们要顾及的事情太多。他们根本不可能用激烈的手段来处理房地产事件,甚至可以说,他们本来是不想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改革的。
但是,房地产已经越来越走向畸形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受到国民的关注,已经越来越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在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大局,不得不牺牲一点点利益,不得不做出一副下决心改革房地产行业的现状的模样来。
我对这次改革的前景并不乐观,房价还是没得到控制,还是在飙升。也可以从一方面来说,你公开了,地产商得花更多的钱来得到土地,那损失的部分他们当然不乐意啦,当然怀恨在心啦,而这部分利益得从哪里捞回来呢?当然是买房的人啦,当然还是一般的老百姓啦。所以,归根到底,得到实惠的只是政府和地产商,而百姓却还是一样的被算计。

我的回复:要避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任何的变革都应该是渐进的,让新的制度、富有生命力的制度先建立起来,那些落后的、腐朽的自然就没有生长的空间,它们甚至会成为新的,有生命力的力量和体制的营养。中国在房地产方面的转变是成功的,主要的标志是更多的人住上了更好的房子,但这几年,特别是从2004年初开始,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道理很简单,就是需求量太大,供应量不足。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达成共识,一味地限制供应量,或者给大家造成未来限制供应量的预期,房子的价格和未来的预期一定会涨。这也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

网友:困惑
2006-10-11 10:07:16
北京土地的水太深了,每一块地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权力,如果暴露出来都是涉及高官的大案要案,老潘老任还是太天真了,当政治斗争凸显出来的时候,商业法则(公平、公正、公开)就都失灵了,这是中国的现实。

我的回复:我不这样认为,我在北京从事房地产行业十多年,北京每一年成交的项目有近千个,绝大部分都是按照市场的原则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这里面有问题的,官商勾结的一定是少数,尤其最近一些年来,房地产的风气进一步地朝市场化的法则在转移。我记得在十年前,当我们要对一个项目进行施工的招投标时,总会有许多人写条子、打电话过来要求照顾。当我们在建房子时,需要采购设备和材料时,总有人推荐厂家,但在这三、四年的时间,这种写条子、打电话的做法基本上绝迹了,大家都是在公平的市场法则下凭自己实力、价格和产品质量去参加公平的招投标。这就是我看到中国房地产进步的一面。当然也有个别的土地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天天陶醉于“搞关系”的发展商,往往建不出好的房子,甚至会在他们的手上产生烂尾楼,而这些错综复杂的烂项目最容易暴露在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目光下。但是,也不能因为有几块这样的烂项目和烂地就认为北京整个房地产的行业都有问题。

网友:印象
2006-10-11 09:46:36
老潘,你真是有充沛精力的战士。作为一名管理者,有时间抒发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思想,难得。那么请问你以前没有博客的时候,这些时间和灵感又输入到哪里了???在世界上很多记录方式,唯独现在的博客会得到更多更快的回应与沉淀,你还是有运气的,祝福你。

我的回复:写了一年多时间的博客,博客的确改变了我的生活,有一些灵感不写不说也就没有了,尤其博客这种形式可以很快地和大家互相交流,你的想法会得到许多网友的反馈,包括可是及时地听到一些批评,这样你的想法和灵感就会越来越多。

我的推荐阅读:

团结让我们走出迷茫,渡过难关  

宁静之后的欢腾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举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