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关地产 |
SOHO中国合作的设计师很多,国内的、国外的,一个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合作的设计师就有十二位。
当今的建筑风格其实都没有超过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其实就是在工业文明初期,一个德国人跑到英国看了一圈,突然发现英国太强大了,回来以后觉得德国、法国这些国家根本没办法比,他意识到工业文明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包括对建筑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于是创办了包豪斯学校,其中一个合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密斯。后来他们到了美国,像旧金山、洛杉矶、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地方,都是在这种思想下面发展起来的。从现代建筑师发展来看,还是欧美建筑比较多,亚洲的建筑师都非常勤奋,而且像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他们都很国际化,比中国国内的建筑师国际化,这种国际化主要是观念上的,还有就是工作效率很高。
跟SOHO中国合作过的建筑师各有各的风格,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实际上作为建筑师最怕出现作品相似的问题,一旦出现,觉得很可能是手下的人把图纸被对方抄袭了,即使没有这些小动作,他也会觉得很难受。像开会一样,突然俩人穿的衣服,系的领带,连穿的裤子都是一样的,两个人一模一样地坐着,会很尴尬。在这个强调个性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而不是统一。
说中国变成洋建筑的垃圾场这个话早在三四年前已经有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一个好的逻辑跟语言把我的真实思想表达出来。在我看来,凡是说这个话的人都很土,这个土就是说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国际化。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国际化的趋势那么厉害,再非要区分一个土和洋的话,已经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做法了。
在普通的人看来,可能用钢筋水泥玻璃这些的建筑就叫洋建筑;用琉璃瓦、青砖做的四合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民族的建筑。用这个标准划分,我就不赞成。建筑应该用好材料去做,青砖无论在透明度还是实用性上来说肯定都比不上玻璃。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建房子,都应该用这个时代提供的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技术去建。民族的传统,是思想上的东西,不是一个具体的形式。
今天我们所有的城市都赶上一个大的建筑时代,每一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开发项目在建设,可是现在政府做规划的人员的水平和房地产发展商的水平还比较低,可能会犯非常大的错误,留下很大的遗憾。我赶上了这样大规模的建设的时期,我们既不能复制外国人的建筑,也不是复制古代的建筑,这些都是没有意义。就像文物一样,你看汉朝,最有价值的文物是瓦罐,因为那时候的技术条件只能做瓦罐,而唐朝最好的是唐三彩,如果在唐朝做汉代的瓦罐,肯定做不好。清朝也有人模仿唐代的唐三彩,也不成功。现在,我们应该做21世纪的建筑,不管是模仿自己还是模仿别人,都不会成功的。
SOHO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