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动]我和张艺谋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是从大西北出来的

(2005-12-09 18:14:44)
分类: 网友互动

回复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评论:

 

[匿名] letian543   2005-12-06 16:11:23

我们的祖先把他们的经验总结下来,教给我们,实际上是想让我们能够避免犯他们一样的错误,或把他们的经验传给我们。可是世界是发展的,事情总在不断地变化中,当然除了基本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硬搬老祖宗的东西,如果那样,岂不是违背了他们的初衷。

但如果太“无为”了,恐怕也不行吧,请问laopan,你的准则是什么?你经营公司和做人、生活、爱情的原则是什么(除了这些你都可以“无为”)?

潘石屹:

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无为而治,中庸之道。但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类有历史的几千年时间从来没有像最近的几十年,甚至最近的几年时间这样剧烈地变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Internet把全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电脑和大量机械的采用使工作的效率和产量急剧增加,火车越跑越快,飞机越造越大。在这几十年时间的变化,可能超过人类历史发展几千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继承学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的同时,也要面对目前急剧变化的社会,提出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否则把两、三百年前很有智慧的人的经验作为教条,就会妨碍我们今天去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最近我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在我的博客上,我觉得非常神奇,过去出一本书要一年、半年的周期,你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够被别人看到,而在Internet上,你的文章可以在几秒中传到世界各地,大量的人在访问,还形成一个完全互动的局面,可以随时提问,随时回答,这些东西都是原来无法想象的,这就会使我们的思想进步更快。

 

深潜小白      2005-12-07 23:41:47

如果成功是衡量的标准的话,还是看你是怎样的人就用怎样的方式;摸着石头也可能找不到方向过不了河,撞三下南墙我撞出个洞也就柳暗花明。哪个成功人士写了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来着,反正他就是个撞南墙的成功者,他找对了自己的方式。

潘石屹:

我想人类社会总是在进步的,那些思想活跃,智慧的,有创造力的,能够面对现实世界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才可以用成功这个标准去衡量。其他的人有可能会成功,但是我想这不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我想当年黄帅写的日记也很成功一阵,张铁生交了白卷也成了英雄,但这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反复,一定不是主流,很快就会被文明、进步的东西所替代。Internet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例如木子美、芙蓉姐姐,但这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人类的发展方向呢?我想不应该是。前些年比尔·盖茨、斯蒂夫·乔布斯成功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完大学,所以许多在校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了,说要去创业,这都是不对的。《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类的书,我想都是旁门左道。

 

[匿名] ywc     2005-12-08 11:38:30

张艺谋和你都是西北人,有共性。喜欢你的文章喜欢张的电影。

潘石屹:

张艺谋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我也很喜欢,他能够通过《秋菊打官司》给普通的老百姓进行法制教育,同时也把《我的父亲母亲》拍得非常漂亮,非常美。我和张艺谋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是从黄土高坡、大西北出来的。

 

回复我看到的中国与韩国几点不同的事情的评论:

 

再现张三丰  2005-12-07 15:30:43

韩国的经济有很多比中国先进的地方,现在的北京到处都能看到韩国的产品,像现代、三星、LG等。你所感受到的韩国文化是其民族精神的一大特点,在你的文章中看的明白,你讲求的不仅是“知其然”,而且是“知其所以然”。这是不是你所认为的中国人和韩国人看待事情的不同点呢,请指教?

潘石屹:

我去汉城,去济洲岛,看了许多他们的民间故事。韩国人的相貌跟中国人非常相近,除了说话之外,没有感觉到是在国外,在汉城的野外走路,发现路边长的野草和中国的野草也是很相像的,但有一点我印象很深的是,在韩国的公司和跟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到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团结,包括他们集体喊口号。而西方社会更多的是强调是个人、个体,认为喊口号是一种压抑个人的做法,但我看到喊口号也有好处,可以激发人的力量,培养团结精神,让大家有整体感,有归宿感。

 

[匿名] 关于口号 2005-12-07 15:42:32

我很害怕喊口号,有一种思想被强奸的感觉。无论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装出很认同的样子,感觉是对员工认识能力的不尊重。曾经在吉野家端盘子的时候,就需要对每一位进店的客人高喊“欢迎光临!” 我很欢迎客人光临,但我更喜欢用洁净的桌面和微笑的服务来表达;当然我会更加欢迎客人,如果他们不把饭粒撒在桌子上,如果他们能对我的欢迎回报以微笑而不是冷漠。肯德基的员工不需要喊口号,但是生意比吉野家好。当顾客并不买帐的时候,那些自以为是、心不在焉的口号不喊也罢。

潘石屹:

关于口号我以前的想法和你一样,害怕喊口号,害怕个人的思想在口号下被强奸。我记得现代城销售当初,我们聘请了一支销售队伍来帮我们销售,销售队伍的负责人是团干部,他的管理方式中有一条就是大家一起喊口号,每天的口号不同,都是他自己亲自写的。到了后来,我建议他们不要集体喊口号了,过了一个月,我们现在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的销售总监贺亚楠找到我说:潘总,我们能不能再喊口号,喊喊口号浑身就有劲了。我说:就不集体喊口号了,如果你们几个人愿意的话,你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喊一喊。但最后也没有人组织,也就没有人再喊口号了。

    喊口号一方面是精神的东西,还有一方面是文化的东西。我跟你有同样的感受,走进日本餐馆、韩国餐馆,听他们高声、齐声地喊“欢迎光临”,90度地鞠躬,我有时候也觉得很不自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该用什么样的表情,还是该跟他们一样给他们鞠躬。肯德基,麦当劳不用喊口号,所以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