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么爱国 之62(考试管理)
(2008-10-23 21:06:04)
标签:
法律考试管理律师 |
你要知道,司法考试考出来的,不是学者,而是具有操作能力的律师,现在司法考试出题逐步走上学者和律师结合出题的方式,律师对法律的运用可以说是最娴熟的。律师写题都以法律运用为主,内容都是律师办案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比如,有一个开发商仅支付了部分土地出让金,而后到银行通过抵押获得了贷款,然后又把土地使用权抵押给另外一家公司,当开发项目破产后,各方的抵押权怎样处理?律师应该怎么设计合同?如何来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这种题研究起来是无止境的,可以充分调动所学知识,锻炼我们驾驭法律的能力。
其次找两、三位参加司法考试的朋友,每个月聚一两次,每次就重点课程的重点案例进行讨论,只有通过辩论,才能激发想象力,全面来分析案例。另外还要通过这种小组来进行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的讨论,进行各种理论课程的研究,每个人主持一次会议,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查缺补漏、增长知识。
对待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应当怎么办呢?首先准备一个本子,将走神时想的事情写下来,只要是你想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写下来。这样一写,你会发现,越往后你想的东西越少。这样即减少走神,也有利于法律思维的培养!
还有就是记忆的问题,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就被忘记了,我们大脑中有一个神经槽专门负责记忆,它在通常情况下是不活跃的,只有成为坚定的唯法律学者,无论看到什么问题都用法律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内心用一种本能来理解法律、思考问题,才能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加强记忆。这样你会发现,即使通过不了考试,在准备中学到的知识、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的。
学习法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去使用它,例如签订合同时要用到合同法、购房时要用房地产法、做股票生意时要用证券法,法律学习绝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其他用途或许更多、更广泛,要学会用法律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不用写成完整的案例报告),把自己从“社会人”向“考生”进行阶段型转变,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可能就不会计较考试的得失,这就是发现学习的过程价值。
重点条款要精确的记忆,精确的记忆就是对法条一字不差地加以记忆。精确记忆主要应用于重点条款,所谓重点是相对于考试来说的重点法规,这里要先通过分析以前的考试,总结出哪些是重点法条。
时间分配管理非常重要,通常准备考试用一百天就可以了,再长的话也没有什么必要。当然这个时间的确定是在你已经学会运用考试方法的基础上而言的。你要先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精力如何分配。学习计划的制订因人而异,制订了计划也可以不断调整,让自己越来越轻松。
法律是多层次的,就我自身的体会大体有具体与抽象两种,能够调整大多数社会行为的、特别容易物化的就是具体法,有些是抽象法,象立法法、抵押法,就是比较稳定,在抽象法下的功夫要大一些。但是房地产买卖法和合同法就是比较具体的法律,具体法变动比较多,应当从细节上加深理解。
一般上面说过的分析考试的时间,会占全部复习时间的30%,另外就是整理的时间,对在考试中占重点比例的大法进行整理,将条款通过分析加以记忆,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以下依次是我当年准备“考试管理”的内容:竞争者分析、出题者分析、试题历史分析、干扰项分析、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如果改善记忆力、如果增强注意力、怎样通过辩论来提高复习效果、学习小组如何进行讨论、复习时间如何进行分配……如果有机会,我会把他们写得更加细致。
司法考试录取率一直不高,多年来始终在百分之十左右,我认为这大可不必,应当提高录取率,让爱法者都能够成为律师。不要以为录取人少了才能保证质量,律师的素质不是考试能够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与客户决定的。有些国家律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有的国家不仅允许本国人参加考试,更允许外国人参加,他们的法律制度也因此而传播四方。中国目前只有十多万律师,而美国有一百万律师,按照人口的数量来换算,如果一名美国律师服务于一名美国公民的话,那么每一名中国律师则要服务于60名中国公民,公民享受的权利就会巨大差距,而不是简单的60倍!
现在,我与几位朋友合作,准备写一个立法建议案,希望提高中国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为法治化进程准备大量的后备军,让更多人免于落榜的失望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