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我们怎么爱国  之四十三

(2008-01-19 19:26:55)
标签:

杂谈

 

有时以个人的智力仍然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就四处学习,到北京、去上海、飞深圳,看人家的企业是怎么管理的,这些观察使我开阔了眼界,对企业管理有些模糊的认识了,知道如何发挥货币的价值,怎么样去激励人,怎么样去培训员工,如何让大家向同一个方向努力。

 

从那时,我开始养成一个习惯,做大生意以前,先跟参与者说好工作内容和分配方案,让每个员工都有心里预期;有时一个大合同需要跟踪几个月,无论是我还是员工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如果不事先说好,可能有负员工的信任;直到今天我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唯一改变的是加上的责任;分配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按照正常的标准把事情做好,如果事后做不好,让客户不满意,或者让大多数合作者不满意,报酬将会减少,通过这种制度来保证分配的公平。

 

随着我对分配的关注,报酬标准开始细节化,员工的工作数量与质量的差异慢慢能够体现出来,有的员工非常努力,不仅获得了一些收入,而且训练了他们的能力。我开始建立了不同的部门和分工,有人负责零散机器的销售,有人负责大客户的开发,有的业务员负责省内业务,有的负责市内业务,出现了专业的销售经理,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与业务员合作开发客户。

 

慢慢我发现,一些刚来没有任何经验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竟然做出突出的成绩,有个刚从山东大学毕业的女学生,刚来是什么也不会,但是工作非常努力,自己谈成了好几笔生意,我问她:你提高的很快啊?

 

她说:学习就是了。

我说:跟谁学?学什么?

她说:跟你学,勤奋工作就是了,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这让我意识到企业不仅仅是做生意,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1994年,我的公司因为诉讼彻底关门了,我当时能够做的就是鼓励大家去创业,当时各部门的负责人基本上都开创了自己的企业。前些年我回到老家,看到他们做的还不错,都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人的业务已经遍及全国,我很为他们感到欣慰。我问他们:当年我有欺诈你们的地方吗?有欠工资的时候吗?有不兑现承诺的时候吗?他们有的说:没有。有的说:忘了。我说没有最好,忘了也好,应当推定为没有,这样我就放心了,谢谢你们!

 

当老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息,全部内容就是两个字:紧张。开企业、做生意最累的是老板,他挣钱是多,但他最累。别人放假的时候你不能放假,别人休息的时候你不能休息,春节大家都出去玩了,你还得经常去公司里看看。

 

当老板要想无数个问题,好的员工怎样奖励、能力不强的员工怎样提高、如何与客户保持沟通、如何开拓市场。每天睁开眼睛就是三件事:房租水电、人员工资、工商税收三大费用。这些都是固定支出,即使某个月亏了,也要按时发放。

 

    那时的企业发展,基本上处在一种无序状态,和现在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一样,每个律师都知道做法律业务,但是不知道怎么管理律师事务所,企业不知道怎样进行企业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不知道怎样进行企业的管理。一切都是蒙蒙胧胧的,书店里没有关于企业管理的书。一切都是在摸索中思考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

 

慢慢地我学会了用货币调动各种资源,但是我从来不没行过贿,否则也不会到今天,我学会了推销、学会了与同行企业合作、学会与其他企业共同配套销售;我不仅推销商品,而且推销服务;我慢慢理解知道如何与别人共同创业,特别是如何与别人进行利益分配。每次与别人合作,事前将挣钱以后各自的分配数量说清楚,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尽可能让别人多挣钱,以保持合作关系的持久发展。

 

   我在做生意过程中,学会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有一次,一位客户计算机坏了,需要一个新硬盘,我接到电话后次日清晨赶到济南,买到硬盘,下午返回公司,客户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当时城市里还没有出租汽车,我立刻骑自行车送到客户手上,在烈日之下骑了一个多小时,风尘仆仆地送过去,安装好,调试好,很晚了,又骑车赶回去。

 

这些虽然做得很好,但还是缺少更大的本领,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管理,当时没有资本市场,没有人想到为别人投资,大家都认为钱都应当是自己一点点积累的,而且这种积累只能是通过提供服务与商品,现在不一样了,除了服务与商品以外,转让股权也成为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