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我们怎么爱国  之十四

(2007-08-03 06:18:35)
标签:

校园生活

 

上天总是给予我们很多机会,上大学的第一学期,学校实行教育体制改革。 陈先生当选为院长,他在学校设计了很多新制度,让我们终生受益。

 

全校上课实行选课制,每一门课至少有三个老师讲,我们可以用一个月时间通过试听去选择老师,你喜欢哪位老师,就把选课表交给他。

 

每位老师可以从一名学生中获得三毛八分钱的补贴,普通物理老师是黄先生,每次都有两、三百人听课,一百人是38元,两、三百人就是一百多块钱,这样黄先生一个月可以得到不少的补贴!当时我父亲是科室主任,他大学毕业,又工作了二十多年,一个月全部收入不过五十块钱,而黄先生每个月仅新生的选课补贴就相当于父亲两个月的工资。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个年级,如果加上其它年级,收入更多。

 

有的老师因为教学方法的原因,只有十几名学生选择,其收入可想而知。

 

这种选课制度,让老师之间产生了竞争。同一门课,有的先生讲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选课的人就多;有的先生讲不好,死板得没有人听。

 

听课学生多的教师得到的补贴就多,少的收入就少,差距就拉开了,大家为了提高收益就会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受益的就是学生。

 

先生课讲得非常生动,他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用物理的方式讲给我们听。只要一上课,大家都非常兴奋,希望能够听到他对普通生活的物理解释,例如他会突然说:上周学校放映了某某电影,上面有关于激光枪的故事,假设我们现在要生产一批激光枪,应当根据什么原理来设计生产线呢?他还会说:各位,举个例子,无机材料系收到一批订单,要为坦克生产夜视镜,现在要通过什么光学方法来进行质量检测呢?

 

同学们一听兴趣全来了,没人想到自己是在听物理课,而是在听一位大师传授神功秘笈。

 

先生不但讲课内容丰富生动,而且方式也非常灵活,他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课堂之中,组织学生进行问答竞赛。

 

他刚讲完一节会突然问:化学系的同学,你们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化学系的同学们就积极回答,而且相互支援。黄先生又说:我提十个问题,化学系的回答对了五个,得五分;计算机系回答对了六个问题,得六分,化学系的同学们,今天你们没有打过计算机系,希望你们下次能够超过他们。

 

他鼓励系与系之间进行竞争,也鼓励班与班进行竞争,还让不同座位的学生进行竞争。一个问题,如果第一个座位回答不上来,就由后座回答,这样可以从第一排到第二十排。

 

先生的操作方法像今天电视节目的擂台赛,他的课程活泼、生动,让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的竞争规则公平合理、简单易行,没有绝对的好学生与坏学生,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他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学习,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

 

我们在课下都在想,下一次上课时会不会问到我?我能为班级获得荣誉吗?我能成为表现最好的学生吗?为了和其他班级、其他同学竞争,课前我们都会积极复习,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目的已经不在课程本身,上课已经成为展示竞争力的平台,每个人为了在竞争中领先,必然认真学好普通物理!

 

这个教学方法多好啊!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努力,让每个努力的人都倍受关注,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学习本身有了表现的空间,方法改变了,人本身也发生了改变。

 

成为律师后,我到过一些学校给大家讲法律实践课,包括清华法学院、北大法学院、政法大学、人民大学、邮电大学等,当问到选课权时,没有人知道什么叫竞争选课,没有一个学校实行过这种措施,学生们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遗憾。

 

学校除了鼓励教师之间的教学竞争,更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学校允许我们去听任何一个年级的课,可以参加任何一个年级、任何一门课程的考试,你只要得第一名,就奖给你120块钱的奖金。我最多的时候拿过三个第一名,有时一个学期奖学金就是360块钱,而一个月生活费不过五十元,这样仅靠努力学习就可能过上好生活,不必再依靠家里的帮助,学习对于我来说,几乎已经是一种产业了!

 

陈院长这种将竞争、学习与商业利润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极前卫的制度创新,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教师的潜力,很多穷困的学生改变了生活。

 

当时同宿舍的小曹是通过勤工俭学赚钱,而我创收就是通过学习和考试,在高中训练出来的喜欢考试的那些优点,又全部被深化了,而且得到了高度的认可:“严重”的物质奖励。

 

这种竞争规则的设计经常创新,学年考试结束的时候,就会张榜公示前几名,不是只在班内进行,而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比较。有一次全校总评分,在全体八九千名在校生中,我可能是第二、三名(如果有同学看到此文,发现有不实之处,希望能够提醒我)。

 

大学四年就是训练竞争能力的四年,我从中终身受益,也深刻体会到竞争给个人带来的变化,每当我感到松懈的时候,就想到要发现一个竞争者,以此来让自己保持高度的机敏性,直到今天我已经四十岁了,我还可以与二十岁的年轻人比赛记忆力。在办公室里,我经常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我们要做最优秀的房地产律师,如果你发现谁比我们优秀,一定要告诉我,我们要研究他、学习他,然后超过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