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兽世界中,安其拉开门是一项盛事。每个服务器的玩家共同为收集数量庞大而必要的材料努力,当所有材料收集完毕,就可以开启新的地图。这引发了我对创业准备的遐想。
为什么不能依靠收集用户的劳动成果,来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呢?互联网环境就是一个比魔兽世界更宏大的虚拟世界,用户,才是创造者。而就像大前研一说的:权力属于人民。
所谓创业,在传统的概念上,就是资源和权力向少数人集中的过程。一个陈天桥凭借一款现在看起来很烂的游戏成为巨富,这本身没有违背法律,也在现有社会规范的许可范围之内,但这很公平吗?
也许,如果我也能够有那样的机会,成为福布斯富豪,就可能会把这样的话吞到肚子里。但是我不是,所以,必须站在一个白丁的立场上说话。
企业是一种生产或服务的组织形态,正是因为社会分工的复杂化以及生产规模化的可能,才需要资本的规模化。资本是一种被承认的社会信用。然而,难道情况没有发生改变吗?
首先,一些产品和服务无法用传统的体系来定价。像音乐、软件等产品,如果我们不去管那些光盘或其它形式的载体,这种产品本身,怎么能够像饼干一样,设定一个不变的价格呢?饼干的边际成本是很难降低的,但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却趋向于零。
其次,信息在传统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生产能力的富余,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已经不再是定价依据和支付标准,而建立买卖的信息通道才是交易中最大的成本。举例说,让我买一个急需的纽扣,我可能会向告诉我在哪里买的人支付5元,而向出售纽扣的人支付0.5元。现实的模型是,出售纽扣的人可能同时会充当那个告诉我在哪里买的人,那么我可能就要向他支付5.5元。
所以,媒体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广告也成为很多新兴创业者计划上的必备赢利方式。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除了有各种密码将有些资源阻隔起来,阻隔我们在网络上的自由的,其实正是那些门户、平台、搜索工具本身。这么说,不是否定门户等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们如果不持续不断的革新,就会成为我们自由获取信息的障碍。从搜索超越门户上,我们就能得到证实,但搜索并不完善,搜索的问题是,它只提供一种机械的标准来帮助我们发现信息,往往,我们看到的并非我们想要的。
用户无法自由地发展自己的需求,并自由地得到满足。他们被所谓的技术精英和商业奇才弄得团团转。这么说有些绝对,因为可能很多从事商业和技术活动的人,其考虑问题的初衷就是要了解他们的用户所思所想。然而,这仅仅也就是一个出发点,到了后面,情况完全改变了。没有人能够问心无愧地说他是去满足用户自由的需要,因为他们总希望用户停留在他们设计好的服务上,那些服务就像是陷阱,谋害了用户的自由。互联网需要粘度的说法,正是对用户的自由进行迫害的最佳证据。
然而存在即是合理的哲学为大多数人接受。怀疑一切是非常费神的。如果问题不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总有各种力量来维持现状。一个经济体不能在全球化中充当世界银行的作用,更不能充当上帝。而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更是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其说是帮助发展,不如说是侵害。最坏的后果是,很多因素改变了我们发展经济的原意(那种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愿望),我们将过程当作了目标。举例来说,我们接受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外资,轻信那些帮助中国发展经济的鬼话,结果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机会。比照性骚扰,我称之为经济骚扰或者资本骚扰。他们创造了一套资本至上的理论和社会运行的法则,然后用被那套理论影响着的现行体系来反证其鬼话的正确性。这种做法非常具备蒙蔽性,即便是聪明人也难免被骗。拿我所在的报纸来说,其口号是商业改变世界,没错,如果从新闻的角度,我承认;如果从价值观进行判断,我私下里反对将这句话作为口号,因为它暴露了某种倾向。即便在西方,对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对过度商业化一直是怀疑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的。但愚笨的中国聪明人却没有将思考范围延伸到这一步。一般的被媒体左右的普通人就更不会去怀疑商业社会的离奇本质了,顶多是在不满的时候发发牢骚。
有时候我情愿从游戏虚构的社会体系中寻找属于未来的理念。游戏就像是一场美梦,或者是介于美梦和现实之间的东西:玩家没有现实中的桎梏,也没有梦境中那么荒诞,却能够在一个集体的梦境中流露出一些自然的想法,也许这是我们没有放弃追求自由的一种表现吧。
所以,才会有上面的遐想。
下次说说,创业者应该如何发动用户,而非依靠资本,如何藏富于民,而非横征暴敛,如何为天下牧,而非筑卡垒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