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轻易用“大师”“著名”等称呼
标签:
文化大师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知名 |
分类: 随笔 |
请不要轻易用“大师”“著名”等称呼
在当代社会,有些艺术家喜欢别人称呼自己是“某某大师”,或者自称(自我对外介绍):某某人是“著名艺术家”、“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
别人称你为“某某大师”,有的是虚意奉承,有的是诚心称呼,但却是用词不恰当。有谦虚心、自知之明的人被别人称呼为“某某大师”会如扎针毡,浑身不舒服,不敢承受这样的美名。
其实,“大师,大家,名家,名师,著名,知名”等称谓都有较清晰的定义,现在“大帽子”张冠李戴,大词小用,自己对自己使用“大师”、“著名”等是过度炫耀、狂妄,或者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他人对艺术者称呼不是尊重,而是无知,盲目追捧、乱吹!
社会上也有一些乱象:算命的、搞风水的、从事宗教的、练气功的等也招摇撞骗自称大师、让人吹为大师,都是为了铜钱、欺诈等,更不值得一提。
有的从事艺术没有几天的人为了自我吹嘘,出版了与“范曾、刘大为、沈鹏、张海”编辑在一起大师书画集,《大师五人行》《大师十人行》等画集、画册,拉大旗作虎皮,恬不知耻地欺骗外行人士买自己的作品,当然有的人也知道自己被有的文化公司糊弄出版这样的垃圾画集,换上一个人名进册子,几千个所谓“大师”艺术家都是同样被炮制,仅不过他们可以借此骗别人上当,“羊毛割在羊身上”而已。这样的大师是社会的丑类,当然该被人吐骂!!
一些政府机构评定的大师活动也是导致错误称谓的原因之一。如工艺界评定省级工艺大师,国家级工艺大师。有做陶瓷的、做风筝的、剪纸的、做泥人的等工艺师被评为所谓的“大师”,都是不正确的。国家、地方政府为了保护非遗文化,给他们一些荣誉,其实这些艺人,仅不过是省级、国家级优秀工艺师、优秀工艺家。他们并不是能在文化界、历史上占有地位文化大师、艺术大家。哪么哪些人才能称得上是文化界的“大师”、“大家”呢?
那就需要了解、弄懂文化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处于不同层次,才能使用不同的称谓。
如从事文化写作的层次有:文学爱好者,文学专业学生;业余作家;职业作家(能靠写作谋生)、专业作家(小说作家、散文作家、戏剧作家、传记作家、文史作家等;畅销书作家、时尚杂志作家等),有的在地级市、省内、全国较有名气,作品有一定的分量,可称为优秀作家、知名作家、大作家;有的写出轰动时代的作品,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余秋雨的散文;他们可以称为(国家级)著名作家,如莫言因获得诺贝尔奖可称为世界级著名作家。
当然刚从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没有几年的人,在某些地方报刊发表了一些文章,即使出版了几本书的人都不适宜称为“文学大师”或“著名作家”。因为只有鲁迅、郭沫若、巴金、丰子恺等少数几个人可以称得上是“现代文化大师”、“文化高峰”、“文化泰斗”。鲁迅在小说、杂文、木刻、文学史研究等方面杰出,郭沫若在诗歌、戏剧、甲骨文、考古学等方面杰出,巴金在小说、散文、编辑出版等方面杰出,丰子恺在散文、漫画、翻译等方面杰出,他们在诸多领域里成就巨大,是综合型的全才、通才,才可以称为“文化大家”、“文化大师”。
从事书法、绘画的不同层次有:美术(书画)爱好者,美术系专业学生;美工,美术师、书法师、业余书法家、业余画家;职业画家、职业书法家(能以绘画、书法养家糊口);专业画家(国家、省美院画家,艺术馆等机构画家)、专业书法家(文化机构专职书法家、大学书法系教师等);优秀画家、优秀书法家(在省级区域、全国)享有知名度,或称知名画家、书法家。如冯远、何家英、刘大为、沈鹏、欧阳中石等人因长期担任全国艺术协会要职,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可以称得上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而刘文西、于志学、王阔海等人能独辟蹊径,创一派画风也能称为这个时代著名画家。
现代艺术界能称美术大师、大家的有徐悲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等)、吴冠中(油画、国画、美术理论、散文等)、齐白石(国画、书法、篆刻、古诗),启功(国学、理论、书法、国画、鉴赏)张大千(国画大师)、傅抱石(国画大师)等二三十人,但当代在艺术界能称为艺术大家、艺术大师的有黄永玉(油画、国画、雕塑、文学)、韩美林(工艺、雕塑、国画、书法、散文),只有很少数的几个人能配得上这样的称呼。
我们这个时代处于盛世,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发达、军事先进,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的地位、声誉不断提高,民族兴旺、复兴在即,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的融合,需要中国文化去促进全人类走上时代发展的新境界。所以,这个时代需要优秀的作家、画家、书法家、艺术家、美术理论家,需要通才、全才,需要文化高原、文化高峰(文化大家、文化大师)。我们每一个从事文化的工作者都富有历史使命,不断学习、努力向上,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提高,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从业余发展到专业,从专业发展到优秀,从优秀走向杰出,从低级台阶走向高级台阶,既要自信、自爱、自重,又要有雄心抱负、创造心和虚心、永远不自我满足的上进心,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才有希望和前途,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无论我们努力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永远走在健康、快乐、美丽前进途中,享受奋斗过程中酸甜苦辣多种美味!!!
在文化界的同仁,相互间称“徐老师”、“王老师”等最为亲切,外界的人也可称呼其“某某老师”、“某某先生”为恰当,年纪轻的人对有八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称为“徐老”、“王老”等(因为有童心的人,不喜欢别人称“老”字,那就称“前辈”“大哥”“大姐”为好),同老龄人,同行人却可以仍然称呼为“老徐”、“老王”、“徐老师”、“王老师”等不俗气的亲近称呼。
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