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扬州先贤之焦循墓

标签:
扬州学派北湖小志阮元焦循 |
寻访扬州先贤之焦循墓
春节期间就开始计划本次寻访,一直到清明回老家,也是因天气缘故没有成行,本周末因为回去吃喜酒,返程时顺道从扬菱公路寻找拜谒故乡先贤。之所以说寻访,因为地方实在不好找,地图上搜不到,只有到了大概位置然后再问人。
离开老家驱车从旧S333省道,一路向南过送驾桥(宋家桥),又经过五里桥、太平桥、公道大桥,这条扬菱公路(X101县道),是扬州北郊人进扬州城的主道,走到和X302县道交叉口,左拐向东直奔黄珏桥,X302向西则是裔家集和杨寿坝,这几个地名都是焦循在《北湖小志》里经常提到的,只是经时光的消磨,宋家桥成了送驾桥,杨兽医坝成了杨寿坝。
到达黄珏桥,把车停到桥边的黄珏医院里,桥边许多卖熟食的,著名的黄珏老鹅,就是说的这里,每次回老家都要带老鹅,从家出发时已经买过,否则一定要在这里买。下车便问人焦循墓地点,老鹅摊主摇头不知,见到桥上有戴眼镜的青年人卖花草植物,此人一听我问焦循,马上放下手中洒水壶,口中言道,“反正我这会也没事,带你过去。”说完领我往桥南巷子里走,交谈中听他说焦里堂后人已搬到江都,焦循墓原先在焦庄,文革时才迁来,走了大约两百米,卖植物大哥手向西指说,你顺着这水泥路向前,一会就到了。我连声感谢,他临走时叹气说,现在没人记住这些文人学士了。
此焦循墓原来是一处坟地,坐北朝南,东侧有许多墓,大约是附近居民先人。焦循墓在最西,旁边就是一块水塘,坟冢用青砖砌起,墓前石碑书“清焦循之墓”,碑应是近年所塑,可惜原碑“焦公墓”不知在何处。墓四周用栏杆围起来,周围有新栽的青松,墓前有长约二三十米的墓道,左侧有原邗江县文保标志牌。
想里堂先生一代大儒,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精通经史、方志、天算、医学、戏曲等,几乎涉足我国古代所有知识领域,在扬州北湖田野乡间的雕菰楼里勤奋著述,身后著作列出清单的话,得长长的一大串,这样一位通儒文化巨擘,墓地竟然这样寒酸,早几年的话比这还破旧,放在墓群中想找到都难,怎不令人叹息。
飞歌传输
http://s10/bmiddle/001hZiizgy6RPeIGkn7d9&690
http://s7/bmiddle/001hZiizgy6RPeH7XIWc6&690
(公道大桥)
http://s5/bmiddle/001hZiizgy6RPeHgdda14&690
http://s7/bmiddle/001hZiizgy6RPeHy2bAf6&690
(地图上的焦循墓位置)
(这便是黄珏桥上的卖植物大哥)
下一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