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料收集--社会性软件

(2005-11-21 21:50:18)
一、社会性软件的定义
  Social Software常常被译作社会软件 ,Meatball这样解释社会软件:它代表支持全体交互的一类软件,包括网络游戏(比如MultiUserDungeons),MOOs,博客,维基(Wiki)、即时通信(IM)、互联网延时聊天,和其他的拥有多对多社群系统;社会软件还包括系统过滤技术如Amazon's的留言软件。广义上讲,包括了在线共同体、计算机协同工作平台以及新出现的一类软件,如http://Meetup.com (支持真实世界的聚会),http://UncleRoyAllAroundYou.com (联接在线和不在线的空间之间的游戏),,and http://Bass-Station.net/ (a Wifi-enabled boombox that creates emergent playlists)。 
  William Davi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社会软件指任何可以促使团体或者社群沟通和写作的软件,如Hydra(一个文档编辑程序)。在线协同的程序如同互联网一样古老,计算机协同工作进行了许多年。但是社会软件新颖之处不在与它本身方便在线协同,而是它存在帮助了每日的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社会软件支持和提高主流社会的实践,包括在线和不在线的实践活动。
  毛向辉(2003)指出:社会软件的的名称意味着“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另外一些研究者也表达:“社会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自动组织群体的软件”和“社会软件关注软件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群体联系超过对软件技术的关注”。实际上,社会软件落脚在“社会”这个定语上面,它表明了作为社会的人,通过软件工具,来构建个人的社会关系。
二、社会性软件的内涵
  1、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网络化的工具;
  2、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个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中链接和强链接;
  3、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社会性软件的特征
  人们在使用其他软件的时候,或感觉到一种工具。但是,人们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人们感觉到的或者关注的是社会关系。因此,这类软件呈现不同的特征包括:
  1、 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反射社会网络,无论是Strong Links 还是Weak Links,信任;
  2、 Group to form and self-organize;
  3、 以自我为中心,轻量级,松散耦合,Web 连接;
  4、 Many2Many;
  5、 使用者的身份和信任在软件中体现;
  6、 软件本身不断更新和自我发展;
  7、 主动参与到群体中
四、社会性软件的影响
  1.社会交往模式的新形式。社会性软件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
  2.知识传播和变革新方式。社会性软件使得知识和信息的采集变得十分的可行和便捷,例如通过IM可以达到及时联络交流的目的,通过BLOG可以很快挖掘发现网络领域专家以及专家所关注研究的内容。通过RSS,利用新闻阅读器可以大大提升信息获取和更新的速度。BLOG、WIKI等记录方便,整理方便,利于思考。
  3.社会性软件可能成为一种新媒体,形成网络化的人际传播。整体的社会性软件通过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收集和快速传播,参与者通过SS来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
五、社会性软件五种类型
  第一类:显式的社会性软件,例如Friendster,就是要简单地建立社会关联,尤其是强/弱链接。
  第二类:协作和通信工具,包括了各种支持CoP,例如Groove和Instant Message。
  第三类:个人出版和聚合,例如Blog和Wiki。
  第四类(补充):智能社会软件,计算机协同工作。
  第五类:以上软件的各种组合,比如,国内最新推出的全球首款即时通讯博客软件。
六、流行和成功的社会性软件
·email(电子邮件)
·Usenet(新闻组), mailing lists(邮件列表)
·MUDs and MOOs (多用户网络游戏)
·Wikis and wiki-like systems(维客系统)
·Personal weblogs (个人博客)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 (社会网络系统)
·Personal Journals (个人杂志)
·LiveJournal
·Xanga

文章引用自:http://tech.blogchina.com/special_topic/ss/2005-03-24/111163579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