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玺
何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72,863
  • 关注人气:2,4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想是在揭露豪华品牌车音响品牌“贴牌”潜规则吗?

(2022-07-20 14:08:20)

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李想是越来越敢说了。

近期,理想汽车CEO李想针对豪华品牌车音响“潜规则”的一篇吐槽贴文被推上了热搜榜。

01

李想,豪华品牌车音响动辄几万选装价只是授权贴牌而已

7月6日,李想在微博上发表了针对高端汽车音响的Diss言论。他表示,那些“动不动几万元选装价格”的名牌汽车音响品牌,其实自己根本不生产硬件、甚至连音响软件都不研发,只是把外包生产的功放、喇叭等贴个牌而已,转手就以“高端”价格卖给愿意选装的车主。李想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众多关注。

从帖子下大量的点赞和回复可见,消费者们对这个问题早有感触。有车主“曝料”称,一些世界知名豪华品牌的车用音响,其实都是苏州等地中国厂商生产的。这些音响虽然供应商一样,但被车企换个品牌,立刻就身价倍增。还有用户表示,某些豪华品牌车型使用的音响,其实本身质量很一般,但在销售商嘴里就被吹的天花乱坠。一位理想的铁粉直言:“与其花那么多钱买个logo,还不如把钱花在音响本身”。显然,李想这番Diss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痛点”。

许多网友认为,李想这篇微博Diss的方向并非泛指,而是针对业内一些具体事件而来。就在此微博发出的不久前,起售价57万、顶配80万元的国产厂商高合汽车遇到事了——根据网络上流传的一封“律师函”内容显示,有“50名车主”联合聘请律师向高和汽车“提起诉讼”,指责高合在关于HIPHI汽车音响的销售宣传中,称其产品是‘Meridian英国之宝’、‘英国之宝音响系统’,而且音响罩上标注的也是英国之宝的英文名称“MERIDIAN”,但车主们在购车后却通过拆解音响系统发现,其喇叭、功放等均为某国产厂商的产品。于是车主们纷纷指责高合汽车“割韭菜”,涉嫌在高端产品的销售中搞“偷换概念”,在生产中“偷工减料”。

针对此事件,高合汽车方面近日发表了澄清声明,表示高合至今也未收到过该网传的《律师函》,所以该事件并没有如传说般进入司法程序。同时,高合还宣布已经与相关车主之间已达成共识:高合并不存在网传《律师函》中所涉及的欺诈行为,也不存在网传的赔偿或补偿。为了更详尽解释该事件,高合详细做了说明,表示公司在销售宣传中所说HIPHI汽车的音响系统为“英国之宝”,并不是指这些音响产品由英国之宝生产制造,而是表明这些产品的“硬件规格是基于英国之宝设定的严格标准而设计、制造和测试的”。

高合的解释和澄清虽然在舆论中获得了一定的理解,但豪华车品牌在音响系统上的贴牌“潜规则”,却在网络舆论中被实实在在地被曝光了。

02

李想是在揭露豪华品牌车音响品牌“贴牌”潜规则吗?

值得探讨的是,李想微博所Diss的豪华车品牌音响“潜规则”,是不是真的到了“割韭菜”、“偷工减料”的地步?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音响市场的实际情况做个大概的了解。

在世界制造业日益成熟、生产资源普遍模块化配置的当下,音响领域的多数声学厂品牌,都已经放弃了完全自行建立生产线的做法。事实上,目前除了哈曼卡顿、丹拿、BOSE等之外,多数声学厂品牌都是采取更灵活的贴牌、授权生产等方式进行生产。

具体到汽车音响领域,车厂与声学厂主要采取4种模式进行合作,包括:1、车厂根据具体的技术规格,向声学厂进行设备订制,由后者根据车厂要求完成音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调校。2、纯粹的硬件采购,车厂向声学厂购买货架产品,然后在整车中直接使用声学厂的品牌。3、车厂直接向音响产业链采购白牌产品,不贴牌、不做特殊调校,直接安装上车。4、车厂向音响产业链采购白牌产品后,再与知名大品牌的声学厂合作,由声学厂指导监督产品质量、并贴上声学厂的品牌卖给车主。

上述几种模式中,低端车企往往会采用第三种。而象高合汽车这样的车企,大多采用第四种模式。也就是自行采购硬件,但会使用大品牌的标准进行品控、而且由大品牌负责音响效果的调试。

要注意的是,李想的“科普”并不完全正确。比如,他在微博中所说“大部分豪华品牌车音响动辄几万选装价只是授权贴牌”的说法其实就不够准确。要知道,音响本身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截然不同的声学表现。在汽车环境中,音响的单元设计、分频器、箱体设计等,都会与汽车行驶中的震动、噪音因素形成复杂互动。因此,豪华汽车品牌在整个音响贴牌生产过程中,所做的事情,并不只是负责挑选较好的喇叭和功放,然后简单挖几个好的调音师来交差了事。恰相反,他们在确定音响品控标准、以及采用何种设计结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汽车自身的降噪水平,环境吸音、反射、空间音频等具体指标,然后才能与音响厂家一起,拿出合理的硬件设计来。这个复杂过程,仅用“授权贴牌”这一个词汇,是不足以完全涵盖的。

另外,李想这次的Diss,虽然也揭露了“潜规则”,但更多还是为了给自家的车做营销。他在对汽车音响现状进行了一些描述后,很快就话锋一转,开始对自家产品进行褒扬了。他先是将理想自嘲为“抠厂”,其实是预先铺垫,引发网民对理想与高合汽车在售价上较大差别的思考。随即,他就指出理想在音响方面绝不花钱去做贴牌,而是将成本全部用在“最好的喇叭和功放”上;而且理想车型的音响不搞“选配”的噱头,坚持把好的配置和体验,全部以标配形式普惠给所有车主;更重要的是,理想自己有音响团队,不但自主做音响软件,而且还“让顶尖的调音师变成同事”。

所以,李想Diss豪华品牌车音响并不全是为了揭露“潜规则”,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03

“音响”事件对国产豪华品牌车汽车厂商的警示

虽然“音响”事件的热度正在冷却,但这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改变了部分豪车购买人群的认知。对汽车厂商来说,“音响”事件其实是一警示。

从李想发言获得的高人气关注来看,在汽车领域、乃至于整个商业环境中,用户的消费理念都已经渐趋成熟,他们对各种价格“刺客”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反感。当前汽车市场上,消费者普遍要求那些定位高端的品牌,必须做工扎实、用料实诚,而不能以行业“通用做法”为借口,用平庸的品质和性能参数,向用户收取高昂价格。高端汽车的消费者门,绝对不是像年轻学生那样的小白,随便就能被一个“刺客”忽悠到用高价买平常的雪糕。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国产豪华品牌行业必须用十足的诚意去赢得竞争,为自身、乃至于国产汽车行业取得突破。

回头看,李想的发言虽然不完全对,但科普效果是显著的,也让用户对车载音响的认知上了一层楼。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想的发言是真诚的,不像某些厂商那样故弄玄虚,而是真的在就事论事。因此,尽管大家都明白李想其实也在意图卖车,但就是愿意听他讲话。当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李想所说的话之所以获得这么多支持,很大程度是因为的话术。他讲的基本都是大家“爱听”的话——他批评的某些车企喜欢拉国外品牌虎皮的现象,在消费者群体中就引起很大反响。他对理想车型音响系统实诚、料足的“自夸”,也引起了共鸣。这一套丝滑的话术,的确起到了拉高理想品牌的作用,这一点,其实是值得其他汽车厂商学习。

更深入思考会发现,李想的公开Diss之所以让网民能听进去,除了因为有诚意外,其企业的产品“能打”、在市场上人气高、销售业绩好,是更重要的原因——理想成立以来,其ONE车型以30万元以上的售价,屡屡获得月交付破万台的业绩,为中国国产中大型SUV汽车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而6月21日刚刚上市的新车型L9,更是发起了向45万元以上全尺寸SUV市场的进击,在上市3天内就创造了订单突破3万台的记录,前景极为看好。品牌形象佳、产品力强的理想,就是李想能够畅快“吐槽”、Diss各种“潜规则”的底气。

最后在汽车音响选购这个事情上,笔者想说的是,亲自试听比别人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不论你是专业的懂车帝、音响帝,还是不太懂车,也不太懂欣赏车载音响的用户,如果你对汽车音响有要求,那么建议多上车试听,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