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2018-10-29 18:08:28)
标签:
红楼梦人物形象薛宝钗林黛玉钗黛形象的b面 |
分类: 碎语拾零 |
关于“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女娲的性格其实是跟宝钗完全一致的:
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按刘安《淮南子》的记载,女娲是“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却是“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其思想性格跟宝钗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宝钗助湘云、援岫烟、慰黛玉、护香菱、怜尤二,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么多人,“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却始终非常低调,宁可安分随时、藏愚守拙。女娲之所以会转世为宝钗,说到底还是因为她“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对自己创造的顽石产生了皮格马利翁式的爱恋。所以才多炼出一块废石留给自己,故意弃置于青埂峰下,造成了自己对顽石的情债,于是才有宝钗嫁给宝玉的金玉良姻,一路委屈自己,护着顽石。
女娲是创世级别的超级大母神,其本职是心系苍生、造福世界,创造并守护整个人类。只因为“凡心偶炽”,才对顽石一人产生了爱情。而大神的爱情也必然是宝钗这样以牺牲奉献为幸福的法爱,不会像绛珠那样以索取男人恩惠为幸福。但这样的大神本来是不该动凡心的,而女娲却动了凡心,她自然少不了给自己选择一条坎坷的人生道路来自我惩罚。因此,从世俗的角度看,宝钗后来的命运必然很凄苦、很委屈。不仅家业富贵没有了,相依为命的丈夫也被她主动引导入了空门,宝钗自己还要孤苦守节一世。但宝钗身上始终带着女娲的神性,所以哪怕失去了天下女子最在乎的一切,宝钗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依然是“睡足酴醿梦也香”。等于为天下苦命人在至爱与解悟方面作了示范。
作者故意从“后人”,也就是后世腐儒的角度嘲笑女娲曰:“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意思是说,女娲多炼成一块废石已经很荒唐了,女娲还要转世为宝钗来做顽石的妻子,向这块荒唐的顽石演说回归大荒山的真谛,这样的来回折腾不是很多余吗?但曹雪芹却并不当真认为女娲宝钗的行为多余。因为女娲转世为宝钗的这一生已经很好地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法爱,什么是“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
女娲的性格其实是跟宝钗完全一致的:
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按刘安《淮南子》的记载,女娲是“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却是“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其思想性格跟宝钗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宝钗助湘云、援岫烟、慰黛玉、护香菱、怜尤二,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么多人,“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却始终非常低调,宁可安分随时、藏愚守拙。女娲之所以会转世为宝钗,说到底还是因为她“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对自己创造的顽石产生了皮格马利翁式的爱恋。所以才多炼出一块废石留给自己,故意弃置于青埂峰下,造成了自己对顽石的情债,于是才有宝钗嫁给宝玉的金玉良姻,一路委屈自己,护着顽石。
女娲是创世级别的超级大母神,其本职是心系苍生、造福世界,创造并守护整个人类。只因为“凡心偶炽”,才对顽石一人产生了爱情。而大神的爱情也必然是宝钗这样以牺牲奉献为幸福的法爱,不会像绛珠那样以索取男人恩惠为幸福。但这样的大神本来是不该动凡心的,而女娲却动了凡心,她自然少不了给自己选择一条坎坷的人生道路来自我惩罚。因此,从世俗的角度看,宝钗后来的命运必然很凄苦、很委屈。不仅家业富贵没有了,相依为命的丈夫也被她主动引导入了空门,宝钗自己还要孤苦守节一世。但宝钗身上始终带着女娲的神性,所以哪怕失去了天下女子最在乎的一切,宝钗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依然是“睡足酴醿梦也香”。等于为天下苦命人在至爱与解悟方面作了示范。
作者故意从“后人”,也就是后世腐儒的角度嘲笑女娲曰:“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意思是说,女娲多炼成一块废石已经很荒唐了,女娲还要转世为宝钗来做顽石的妻子,向这块荒唐的顽石演说回归大荒山的真谛,这样的来回折腾不是很多余吗?但曹雪芹却并不当真认为女娲宝钗的行为多余。因为女娲转世为宝钗的这一生已经很好地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法爱,什么是“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
前一篇:脂本宝钗与程本宝钗
后一篇:川剧《薛宝钗》剧评剧照及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