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钗黛年龄(批驳无名寒士谬论)
(2018-06-10 08:28:28)
标签:
红楼梦人物形象薛宝钗林黛玉钗黛形象的b面 |
分类: 对话·答疑·争辩 |
《红楼梦》人物年龄是出了名的混乱。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路中途发生过一个从“人石两分”到“以假混真”巨大变动,今稿中仍残留有大量未删干净的早稿遗痕。具体到宝钗、黛玉身上,黛玉初入贾府的年龄由早稿的六岁推后至今稿的十一岁,而宝钗进入贾府的时间则被从早稿第16回左右提前至今稿的第4回。这样才造成了钗、黛年龄看似混乱的局面。实际上,如果单一用今稿的时间坐标,或者单一用早稿的时间坐标,宝钗最多不过大黛玉两三岁而已。对此,笔者在《论宝钗》第十八章中有过详细的分析。这个“无名寒士”根本没弄清楚早稿遗痕与今稿定论的区别,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坐标体系混为一锅煮,从而炮制出所谓“宝钗比黛玉大八岁”的可笑谬论。有人吹捧它“严谨”,但作者一句话就把它彻底秒杀了:“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作者早就将宝钗、黛玉的年龄锁定在十五六七岁,宝钗怎么可能比黛玉大八岁?完全是这个拥林派鬼迷心窍而已!
由于存在早稿遗痕,《红楼梦》中关于人物年龄的描述,必须分清楚是早稿时间坐标还是今稿时间坐标,才能作进一步的判断。如果像无名寒士那样,带着诬蔑诋毁书中人物的阴暗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只会不断给它的林黛玉祖宗丢脸。比如,第45回,林黛玉自称“我长了今年十五岁”。而按照今稿的时间坐标体系,这一年宝玉是13岁。按无名寒士的逻辑,岂不是说林黛玉原本比宝玉年龄大,故意装嫩,伪装成“林妹妹”,阴险地骗取同情?所以,笔者早就说过,捧林诬钗者都必然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