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钗黛年龄(批驳无名寒士谬论)

(2018-06-10 08:28:28)
标签:

红楼梦

人物形象

薛宝钗

林黛玉

钗黛形象的b面

分类: 对话·答疑·争辩

《红楼梦》人物年龄是出了名的混乱。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路中途发生过一个从“人石两分”到“以假混真”巨大变动,今稿中仍残留有大量未删干净的早稿遗痕。具体到宝钗、黛玉身上,黛玉初入贾府的年龄由早稿的六岁推后至今稿的十一岁,而宝钗进入贾府的时间则被从早稿第16回左右提前至今稿的第4回。这样才造成了钗、黛年龄看似混乱的局面。实际上,如果单一用今稿的时间坐标,或者单一用早稿的时间坐标,宝钗最多不过大黛玉两三岁而已。对此,笔者在《论宝钗》第十八章中有过详细的分析。这个“无名寒士”根本没弄清楚早稿遗痕与今稿定论的区别,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坐标体系混为一锅煮,从而炮制出所谓“宝钗比黛玉大八岁”的可笑谬论。有人吹捧它“严谨”,但作者一句话就把它彻底秒杀了:“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作者早就将宝钗、黛玉的年龄锁定在十五六七岁,宝钗怎么可能比黛玉大八岁?完全是这个拥林派鬼迷心窍而已!

 

由于存在早稿遗痕,《红楼梦》中关于人物年龄的描述,必须分清楚是早稿时间坐标还是今稿时间坐标,才能作进一步的判断。如果像无名寒士那样,带着诬蔑诋毁书中人物的阴暗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只会不断给它的林黛玉祖宗丢脸。比如,第45回,林黛玉自称“我长了今年十五岁”。而按照今稿的时间坐标体系,这一年宝玉是13岁。按无名寒士的逻辑,岂不是说林黛玉原本比宝玉年龄大,故意装嫩,伪装成“林妹妹”,阴险地骗取同情?所以,笔者早就说过,捧林诬钗者都必然自取其辱!

 

关于《红楼梦》中钗、黛的年龄,书中实际上存在着早稿与今稿两套完全不同的时间坐标体系。在早稿中,林黛玉初入贾府的年龄是六岁,宝钗进入贾府的时间是在相当于今稿第16回前后的位置,登场的年龄是十四岁。由于宝钗进入贾府比黛玉要晚个五六年,到了宝钗进入贾府时,黛玉十一二岁。到了次年正月的第21回,宝钗过十五岁生日,黛玉则将在下一个月满十二岁或十三岁。宝钗仅比黛玉大两三岁而已。在今稿中,黛玉初入贾府的年龄被直接推后到十一二岁,宝钗进入贾府的时间则被提前到第4回,从第4回到第16回的五六年时间被作者忽略不计,则到第16回时仍然是宝钗十四岁、黛玉十一二岁。到了次年也仍然是宝钗十五岁、黛玉十二三岁。宝钗还是仅比黛玉大两三岁而已。另外,在今稿中,第18回至第53回为同一年(红楼基准元年),早稿中两三年间的事都被合并在这一年中间。这样第45回时黛玉宣称自己“长了十五岁”,宝钗应该十七八岁,基本符合第49回说的宝钗、黛玉等“皆不过十五六七岁”。不论是单纯按照早稿的时间坐标体系,还是单纯按照今稿的时间坐标体系,宝钗仅比黛玉大两三岁的结论都是真实可信的,也符合书中的实际描写。无名寒士等拥林派兼民族主义索隐派分子为了宣扬其捧林诬钗谬论,不惜将早稿的时间坐标体系与今稿的时间坐标体系混为一锅煮,拿早稿中钗、黛二人分别登场时的年龄(两者分别登场的时间本来相距五六年之久),去套今稿中钗、黛一前一后几乎紧接着进入贾府的情节描述,这样才炮制出所谓“宝钗比黛玉大八岁”的荒谬可笑说辞。完全不顾在今稿第3回的实际描写中,黛玉六岁进贾府一说已经被废弃,作者写的是一个十一二岁女孩充满“自幼之心机”、“心机眼力”的情形!事实上,一个六岁女童哪里来的什么“自幼之心机”、“心机眼力”?只有一个已经十一二岁的小耗子精,在智力上才有可能具备这种心机!十四岁的宝钗仅比十一二岁的林黛玉大两三岁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