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潢海铁网山
(2015-06-08 08:18:18)
标签:
红楼梦人物形象薛宝钗林黛玉钗黛形象的b面杂谈 |
分类: 世说新语 |
《红楼梦》有两处提到“铁网山”这个地名。一是在第13回,薛蟠用来给秦可卿做棺材的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二是在第26回冯紫英解释他脸上的青伤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周汝昌、刘心武,还有各色民族主义索隐派很喜欢利用“铁网山”这个地名,东拉西扯一大堆宫廷政治斗争的黑幕。笔者认为,曹雪芹的本意没那么复杂。“铁网山”实际上就是指辽东的柳条边一带。在清代,柳条边乃是清政府封禁满洲发祥地的一道分界线,禁止民籍汉人逾越。但曹雪芹所出身的皇室包衣家庭,却拥有可以随满洲亲贵出边狩猎的特权。因而,在《红楼梦》中成了值得向普通读者炫耀的神秘之地。
按,“铁网山”这个地名,从字面上看是由佛经所说的“铁围山”所改成。据《起世经》所言,“世界中间,所有诸风,名热恼者,若来至此四洲界时。此四洲界,所有众生,一时皆悉干坏无余。亦复如是。但以内铁围山、大铁围山二山所障。是故彼风不来到此。”所谓“内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抵是指环绕人类居住的四大部洲的边界,近乎囚禁恶灵的地狱。故,后世多以“铁围山”代指边远蛮荒之地。《聊斋志异·王兰》云:“贺才邪荡,已罚窜铁围山。”指一个叫贺才的恶人,被神灵流放到边远蛮荒之地。曹雪芹改“铁围山”为“铁网山”,大概是取其辽远之意,而去掉“铁围山”原有的地狱、蛮荒等贬义。
据《红楼梦》描述,“铁网山”出产樯木,这里又是放鹰(兔鹘)狩猎的好地方。这些都符合清代辽东的自然环境特点。冯紫英能随父到此参加围猎,说明这个“铁网山”尽管比较荒凉,但距离京师又不是特别远。这也跟辽东柳条边的地理位置相符。更重要的是,这个“铁网山”地近“潢海”。而“潢海”正是指辽海。今西辽河的上游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古称“潢水”,又名“北黄河”。西拉木伦河下游西辽河,与东辽河汇合成辽河,在今辽宁营口一带注入渤海辽东湾。这样的话,“潢海”即可证明为辽海。“铁网山”即是辽海附近的柳条边。这虽然是一个小说杜撰的地名,但它的地理范围却是现实中确有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