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版本研究 |
分类: 碎语拾零 |
关于《红楼梦》的回前诗,纠正主贴(指报道孙玉明批驳刘心武的一篇文章)一个的错误。
“孙玉明说,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虽然有了回前诗会对新索隐派的学说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诗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的确不是生造就能出现。惟有一个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类似诗的几句话,但那不并不是回前诗,而是别人家的批语,是脂砚斋的评述。仅凭这个就将一百多会的《红楼梦》造出一百多首诗来,很有些不可理喻。”
——此说甚谬!事实上,《红楼梦》的多种版本均有回前诗,如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梦稿本等等均有回前诗(当然,也不是回回皆有)。而且回前诗并非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者什么“脂砚斋的评述”,而恰恰是曹雪芹自己的笔墨!关于这一点,甲戌本第2回关于该回回前诗的一条脂批,就是最好的说明:
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谓评书非关评诗也。(甲戌本第2回双行夹批)
——这条批语非常有力地证明了,甲戌本上的四首标有“诗云”或“题曰”字样回前诗,皆是出自曹雪芹本人之手,而绝不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脂砚斋的评述”。另外,庚辰本第17、18合回之回前诗旁,亦有一条脂批可证明,庚辰本上的回前诗是正文的一部分,而绝非批语:
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庚辰本第17、18合回侧批)
——足见,论者为指责刘心武而强行把曹雪芹的原诗,说成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脂砚斋的评述”,这才真正是“毫无根据”的!
到目前为止,在《红楼梦》脂评本系统中,至少有九首回前诗,是学术界公认的曹雪芹的原诗。其中,甲戌本四首、己卯本一首、庚辰本二首、列藏本二首。按其原文,分别辑录如下: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甲戌本第2回回前诗)
题曰:捐躯报君恩,未报躯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诚可待。(列藏本第4回回前诗)
题曰: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己卯本第5回回前诗)
题曰: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甲戌本第6回回前诗)
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甲戌本第7回回前诗)
题曰: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甲戌本第8回回前诗)
诗曰: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庚辰本第13回回前诗)
诗曰: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庚辰本第17、18合回回前诗)
题曰: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累多,未习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列藏本第64回回前诗)
——主贴所谓“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的错误,即愈加明显!当然,《红楼梦》中也确实有一些版本的回前诗,系评论者的批语诗,但这些诗皆集中在戚序、蒙府、南图三本上,且诗前从无“诗云”或“题曰”之类的套语,与上述曹雪芹的原诗,从风貌到格式,都有明显的区别。如蒙戚三本第41回的回前诗:
任乎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立松轩。
——此诗署名“立松轩”,可知这一类诗,才是评论者立松轩等人所拟的批语诗!主贴把刘心武所举甲戌本第七回回前诗,说成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显然是把甲、庚系的回前诗与蒙、戚系的批语诗给混为了一谈!所得出的结论,显然就比刘心武还要荒谬了!
赞同主贴对刘心武新索隐派观点的批评,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拿自己也没有正确理解的《红楼梦》之回前诗问题,去否定刘心武,只能从一种错误滑向另一种错误!
“孙玉明说,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虽然有了回前诗会对新索隐派的学说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诗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的确不是生造就能出现。惟有一个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类似诗的几句话,但那不并不是回前诗,而是别人家的批语,是脂砚斋的评述。仅凭这个就将一百多会的《红楼梦》造出一百多首诗来,很有些不可理喻。”
——此说甚谬!事实上,《红楼梦》的多种版本均有回前诗,如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梦稿本等等均有回前诗(当然,也不是回回皆有)。而且回前诗并非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者什么“脂砚斋的评述”,而恰恰是曹雪芹自己的笔墨!关于这一点,甲戌本第2回关于该回回前诗的一条脂批,就是最好的说明:
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谓评书非关评诗也。(甲戌本第2回双行夹批)
——这条批语非常有力地证明了,甲戌本上的四首标有“诗云”或“题曰”字样回前诗,皆是出自曹雪芹本人之手,而绝不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脂砚斋的评述”。另外,庚辰本第17、18合回之回前诗旁,亦有一条脂批可证明,庚辰本上的回前诗是正文的一部分,而绝非批语:
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庚辰本第17、18合回侧批)
——足见,论者为指责刘心武而强行把曹雪芹的原诗,说成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或“脂砚斋的评述”,这才真正是“毫无根据”的!
到目前为止,在《红楼梦》脂评本系统中,至少有九首回前诗,是学术界公认的曹雪芹的原诗。其中,甲戌本四首、己卯本一首、庚辰本二首、列藏本二首。按其原文,分别辑录如下: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甲戌本第2回回前诗)
题曰:捐躯报君恩,未报躯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诚可待。(列藏本第4回回前诗)
题曰: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己卯本第5回回前诗)
题曰: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甲戌本第6回回前诗)
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甲戌本第7回回前诗)
题曰: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甲戌本第8回回前诗)
诗曰: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庚辰本第13回回前诗)
诗曰: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庚辰本第17、18合回回前诗)
题曰: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累多,未习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列藏本第64回回前诗)
——主贴所谓“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的错误,即愈加明显!当然,《红楼梦》中也确实有一些版本的回前诗,系评论者的批语诗,但这些诗皆集中在戚序、蒙府、南图三本上,且诗前从无“诗云”或“题曰”之类的套语,与上述曹雪芹的原诗,从风貌到格式,都有明显的区别。如蒙戚三本第41回的回前诗:
任乎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立松轩。
——此诗署名“立松轩”,可知这一类诗,才是评论者立松轩等人所拟的批语诗!主贴把刘心武所举甲戌本第七回回前诗,说成是什么“别人家的批语”,显然是把甲、庚系的回前诗与蒙、戚系的批语诗给混为了一谈!所得出的结论,显然就比刘心武还要荒谬了!
赞同主贴对刘心武新索隐派观点的批评,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拿自己也没有正确理解的《红楼梦》之回前诗问题,去否定刘心武,只能从一种错误滑向另一种错误!
后一篇:甲戌本不可能是“甲午”之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