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
南半球上看东西
清华北大你确定要招收只懂两千个汉字的华侨孩子吗?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新西兰华人男子对他的两个孩子说的,学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如果考不上新西兰的八所国立大学,那么还有清华北大做垫底。他说即便是考上哈佛牛津,他的孩子也是凤尾,但是他的孩子上了清华北大那就是鸡头了,而且不要太容易了,只需要懂两千个汉字,轻松上清华北大。也就是说,他的孩子再怎么烂,北大清华也会轻松读上,享受留学生待遇,无论吃住都高中国学生一等。这是他让他的孩子学中文的目的。
今天同时也看到了一份国内高校招收华侨学生的分数线,只要300分,最低200分就可以轻松进入华侨学生想进的任何国内大学。
十年前,一个在新西兰居住了几年全家都拿到了新西兰国籍的朋友,忽然带着孩子回国了,回去不久就告诉我,她的孩子已经考上北大了。我说你的孩子太厉害了,她却意味深长地微笑。后来我才明白,她的孩子考试就是象征性的,只要汉字认几个就可以了,这样就顺利进入北大。为什么如此特权?因为她是加入了新西兰国籍的外国人。
今天这个视频上的新西兰华人男子的言论其实非常有代表性,带孩子出来的目的是曲线救国,不需要在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国外待几年取得了外国的国籍,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外国人,然后以外国人的身份轻松就读国内名牌大学,还享受各种国内孩子享受不到的待遇。忽然想,这是什么逻辑?就因为他们是外国人了吗?那就奇怪了,我们中国的孩子想考国外的大学,又是托福又是雅思,成绩要比国外的孩子好才可以被录取,即便录取了,生活方式住宿条件就跟国外的孩子一样,甚至还更苦,谁能给你特权?怎么外国人要到中国读书却那么容易?国内的孩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抵不上国外一张护照?!
我这里不是说这个新西兰华人爸爸的想法有问题,而是这个曲线救国也太不公平了吧。2千个汉字就可以随便进入国内的一流大学?变成国外大学考不上,还有国内北大清华垫底?国内的名牌大学不是自降身份了吗?我还怀疑,只懂两千个汉字的孩子能读得下国内的大学吗?最后怎么毕业都天晓得。我实在不能想象,你国外的大学都考不上,读中国的大学会怎么样?要知道能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都是人尖子,你还想做人家的鸡头,真是异想天开。
过去一直说国内大学考不上的才到国外来读大学,是垃圾留学,我看国外大学考不上的,到国内大学去摸鱼的才是真正的垃圾留学。再怎么样,这些到国外来留学的孩子不会仅仅凭借两千个英文单词就上国外的大学的,他们也要补习的,也要考的,没有国外哪所大学就因为你拿的是中国护照就热烈欢迎你就读还好吃好住地供着你。
可是为什么国内的大学要这样低声下气地接纳外国人?为什么不能像考托福考雅思一样,成绩不到不给进?即便进了,成绩不过也不能毕业?一视同仁,中国孩子怎么生活怎么住宿,他们也同样如此?为什么不可以?
我之前说的华人的孩子要读好中文,不能忘本,不是说用中文做敲门砖,国外大学考不上,就用两千个中文去读中国的大学,而是要凭自己的本事在国外站稳脚跟,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进行双边和多边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中文的作用在这里。
所以奉劝各位华人家长,不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尤其在孩子面前,那真的会贬低中文在孩子眼里的光辉形象,也贬低了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上位置。贬低你的母语母国,这不是好事。
同时也呼吁国内的大学,真的应该一视同仁了。
前一篇:什么年纪留学才对就业最容易
后一篇:不期而遇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