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愈一个家庭从治愈父母的焦虑和创伤开始

(2020-09-28 16:33:41)
标签:

新西兰教育

分类: 痕迹(淘淘乐.看东西.育儿.厨房
大头妈的心情

治愈一个家庭从治愈父母的焦虑和创伤开始

这是一个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在麦肯锡工作过的台湾年轻人写的文章的题目。按理说来,一个在世界名校大学毕业,在麦肯锡工作的人,一个如假包换的学霸,是不会存在心理问题的,但是他就有,从小就有。明明自己已经很出色了,但是就是焦虑,怕自己考不过,如果考不过的话,父母会怎么样,学校老师会怎么样,这都是他在每次考试之前最为担忧的事情。他甚至好几次想自杀,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而事实上,他的焦虑都来自他的父母,他是父母的脸面,考得好理所当然,靠不好丢人现眼,所以每次考试,他的父母比他更焦虑。即便是他后来考上了耶鲁,这样的焦虑还是无时不刻存在,以至于他需要看心理医生。

后来他在反省自己焦虑的根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焦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自父母。所以他说,治愈一个家庭从治愈父母的焦虑和创伤开始。

而我想说的是,治愈一个孩子的焦虑从治愈父母的焦虑开始。

前段时候我看了国内一个大学心理学专家写的一篇调查报告,说北大清华有一半的学生有各种焦虑,有的学生严重到想自杀,因为已经不知道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之前考试都是为了上好的大学,而现在已经到了国内一流大学了,反而不知道上大学有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上大学的之前的十八九年,都有一个目标是考试,考试成绩决定心情,但是也不长久,因为下一次的考试成绩还是未知数。而家长和老师时时刻刻的叮嘱和迫在眉睫的压迫感,无时不刻在影响孩子的心情。到了大学了,一下子松懈了下来,但是看周围都是尖子生,那种焦虑感又重现,不知何时是一个头。

其实想想蛮心疼的。这些孩子都那么出色,却因为焦虑导致了各种心理疾病,严重的,还耽误了一生。

我们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但是却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心里有多苦,别人家的父母有多累,心累。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整个环境都这样,大多数人都被裹挟着走,不这样走都不行,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我的朋友中已经有好几个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了,有的甚至不得不终止学业。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着如何去改变?如果父母自己心理健康,乐观向上,视野放开,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小环境,那么会不会减少很多焦虑的,抑郁的孩子呢?在焦虑成为一种传染病的时候,要保持一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状态的确不容易,父母更不容易啊。

之前那个台湾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他没有意识到,那么他也会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他的下一代,就如同他的父母当年传达给他的焦虑一样。

而在新西兰,有没有因为孩子学业焦虑的父母?不能说一个都没有,但是很少。究其原因,是新西兰这里高中毕业之后的出路很多,可以上大学,可以去读技术专科然后找工作,而大学可以毕业就上,也可以过几年想起来去上了再去上,还不需要考试的了,宽进严出,能不能毕业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可以想学想做自己想学想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父母也以孩子的喜欢为重,学霸不会是榜样,团队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才会被敬佩。

年初一个苏州妈妈把自己的女儿送来新西兰读高中,非常庆幸的是,她刚离开,新西兰就Lock down了。虽然她将一年多甚至更长时间见不到她的女儿,但是她说很值,因为女儿对在新西兰的学校生活特别适应,心情愉快。这或许就是一种:我改变不了大环境,那么就换一个环境的思维方式吧。

毕竟,孩子还有长长的未来。

今天是有感而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贪图享受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